赵楚琳: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我们进入到“互联网+”的时代,网络从多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不出户了解天下事,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开阔我们的眼界。但是网络更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网络道德考验。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青少年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我班进行了关于网络素养的问卷调查。因为时间有限,本次调查主要在七年级100余名同学中展开,下面请我班颜思同学为我们带来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反馈:
颜思:大家好!如果说互联网素养主要集中在自我信息控制、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分析与判断、网络印象管理以及合理利用网络五大方面,满分为5分,那么同学们的平均得分如本张板上数据显示:第一项自我信息控制能力是3.5分、第二项上网注意力管理得分为3分、第三项()得分是4分、第四项是3.5分,最后第五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3分。通过得分情况,所体现出的主要问题是:对于网络的迷恋程度男生强于女生、明知不对但经常沉溺于游戏、直播等网络娱乐无法自拔的同学不在少数,面对网络纷繁信息无法辨别的同学占17%,面对网络诱惑难以抵制的同学也接近半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相对较低……
面对这一结果,我班同学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观点,那就来辨一辩吧,下面有请正反方几位辩手,听一听他们的网络之我见。
韩则楚(正方一辩):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对学习有帮助,在网上查找资料,可以网上购物、打游戏放松,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便利与乐趣。
杨露(反方一辩):可你知道吗,一个安徽 17岁的高中生小郑,为了买到一款风靡全球的苹果Ipad,不惜利用网上的不法中介卖掉自己的一个肾。陕西汉中一位13岁少年迷恋电子游戏,整天泡在电子游戏厅里,易怒厌世,对人极为冷漠,甚至彻夜不归,最后被确诊患上精神上的疾病。
杨闻一(正方二辩):你说的那只是个例,因为无法自控而受到网络的左右。可是现实生活中网络更多情况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你学习时需要查资料,你购物时需要消费软件,你空闲时要交友聊天,哪一天你可以说脱离网络而存在?
陈洁(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你看到了整体的虚假繁荣,却看不到现实的惨痛代价。就说最近,天津某中学生小赵因升级游戏屡次失败,从此一蹶不振,对生活心灰意冷,坐电梯上到11楼跳下,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网络的影响力是可怕的,它就是一种毒药,充满了诱惑,让我们青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余博:好了,综合大家的意见,其实就是这么个理儿。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自由意味着责任”。网络世界丰富多彩,网络世界也诱惑无限,但选择在于我们!
我们可以掌握住上网的分寸,做到健康上网、阳光用网、文明爱网,那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有请我班同学带来绿色上网三句半,由张锐森同学领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