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题的提出:
理由:一、我校已开设“龙文化研究”、“舞龙”校本课程,师生的“龙文化”意识,已有一定基础。二、我校舞龙活动在社会和兄弟学校已有一定的影响,且受到学生、家长欢迎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和好评。三、用“龙文化”统领我校文化建设,宣传弘扬“龙”博大宽容、奋发向上的精神。花中师生若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领悟这龙魂(龙文化),一定能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意义:龙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中华儿女的尊敬,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作为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为我们民族的发展承担有重要责任。传播“龙文化”、弘扬龙的精神,从学校发展来看就是要奋发开拓、自强不息,让我们在教育界有所作为;从学生发展来看,就是要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从教师方面来看,就是要勤劳,大胆创造,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好务,为学校发展尽好责。
二、 目标规划:
以“做龙的传人,扬龙的精神”为主题,将现代文明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结合,着眼于校园文化氛围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提升彰显校园静态文化(含校园环境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品位和创新丰富校园动态文化(含校园活动文化和课程文化)形式,逐步构建具有花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学校建设成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活跃、文化底蕴深厚、管理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花中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发展和谐的花园、乐园和精神家园。
三、 龙文化的研究内涵
龙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是“团结合力”,理由有二:一是因为龙的形象是诸种动物形象的合成,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理念;二是因为流传至今的龙文化民俗,如舞龙、赛龙舟等,都是一种集体合力项目,个人在比赛中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必须将个人力量完全有机融入集体力量中,在集体价值中升华个人价值,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
中华龙文化的精神内涵除“团结合力”外,还有“包容”、 “合作”,“和谐”和“奋进”。
1.容合即包容、合作,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不讲包容,就不会有合力、以至于和谐。大凡成功的事业,都是容合的事业,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凡成功的人士,都是善于容合的人士,所谓“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办公氛围,和谐的校园秩序,都有赖于容合。
2.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社会,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校园,指全体师生处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状态。和谐作为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
3.奋进。奋进就是奋发进取,开拓创新。
自古以来,龙大多被用来象征、比称人间的杰出人物。人们之所以将人杰俊才比龙称龙,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身上具备着奋发进取的素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繁荣昌盛做出了创造性、开拓性的贡献。
龙文化在我校的推广,可从“团结”、 “包容”、“和谐”和“奋进”几个层面展开,与校园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动员全体师生“鼓起龙的干劲,抒发龙的胸怀,掌握龙的本领,建立龙的功业。”
四、 内容和步骤:
以“龙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全体师生更好发展是本课题的核心目标,围绕核心目标拟建子课题如下:
《龙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龙文化与学校环境文化整合的研究》
《龙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整合的研究》
《龙文化与学校制度文化整合的研究》
《龙文化与学校活动文化整合的研究》
《龙文化与学校课程文化整合的研究》
《龙文化与学生社团建设整合的研究》
《龙文化与师德建设整合的研究》
《龙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整合的研究》
上述子课题由相应部门负责人担任课题主持人,结合部门工作内容和需要,可以进一步发展二级子课题,以涵盖学校面上的所有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5月~2010年8月)
前期课题调研、文献研究,课题方案论证定稿;落实子课题,筹建子课题方案;全面动员;立项开题全面启动进入实验。
(二)全面启动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
各子课题组依据本子课题涉及学科或部门、内涵特点等积极发展相关二级子课题,形成二级子课题方案并进入实施。鉴于各子课题性质、目的、意义、要求、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因而各子课题实验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实验推进时间也有所不同。
(三)滚动发展阶段(2011年9月~2012年8月)
按课题研究“滚动发展”的原则,各子课题组在初步取得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前期实验、通过课题中期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调整以提升科研品位。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2年9月~2013年2月)
全面总结课题实验,迎接结题验收。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五、实验方法
鉴于本课题是在学校内展开,实验紧密围绕学校各项工作实践进行,“在行动中实验,在实验中行动”,因此本课题实验以“行动研究”理论指导贯穿实验全过程。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六、实验的基础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校长为负责人的总课题组,并选派课题组主要成员一大批科研骨干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同时,将积极依靠常州市教科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教科研顾问。
2、物质保障
学校计划划拨专项科研经费6~8万元,为课题组的学习提高和学术研讨等课题实验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学校将进一步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环境质量、完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平台,以确保课题研究资料信息畅通、促进科研信息化水平。
3、时间保障
学校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在工作量上予以充分考虑,确保教师有必要的教科研时间。
七、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 形式 |
负责人 |
1 |
10年 5月---- 10年 8月 |
总课题方案、各子课题方案 |
电子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2 |
10年 9月--- 11年 8月 |
总课题中期实验报告 |
电子 文本 |
总课题负责人 |
3 |
10年 9月---- 11年 8月 |
各子课题中期实验报告 |
电子 文本 |
各子课题负责人 |
4 |
10年 9月---- 11年 8月 |
相关论文若干 |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5 |
10年 9月--- 11年 8月 |
龙文化与学科教学整合教案若干 |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6 |
11年 9月--- 12年 2月 |
总课题、各子课题结题报告 |
电子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7 |
11年 9月--- 12年 2月 |
相关论文集 |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8 |
11年 9月--- 12年 2月 |
龙文化与学科教学整合教案集 |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1 |
12年 9月--- 13年 2月 |
总课题、各子课题结题报告 |
电子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2 |
12年 9月--- 13年 2月 |
相关论文集 |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3 |
12年 9月---- 13年 2月 |
龙文化与学科教学整合教案集 |
文本 |
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 |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