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活动:《三颗枸杞豆》研讨
发布时间:2015-0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译文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3.9

地点

花中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7

实到人数

7

主持人

张译文

活动

形式

研讨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三颗枸杞豆》有效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一、情境导入

1、课前5分钟播放歌曲《童年》。

2、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而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

二、说一说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小狗)和三叔各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

 “我”小时候,是一个贪玩、不爱读书、爱逃学、不怕打、顽皮淘气、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后来,在三叔的生命意义的启发下勤奋、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植物学家。

 三叔,是一个身患癌症最终离开人世的人。他有多个理想和志向,但由于没有抓紧时间,不够勤奋,见到困难就退缩,最终一事无成,只留下了对生命的悔恨。

三、读一读

文中的“我”可谓是“劣迹斑斑”:顽皮、贪玩、不爱读书,即使挨打也“初衷”不改,逃学依旧。但当“我”遇到病中的三叔。“我”的思想转变了。文章详细地写了“我”和三叔的两次对话,找出来,结合当时的情境,采用跳读法(只读我和三叔的部分对话),读一读。

四、悟一悟

1、三叔的一生最终定格在三颗枸杞豆上,文中说三叔临终托父亲将三颗枸杞豆送给我,给我留了一个谜,但是这一次,我猜到了谜底。那么在我的眼中,这三颗枸杞豆有怎样的内涵?

 

扎实实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填表人   张译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