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活动:《沁园春 雪》研讨
发布时间:2015-0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译文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3.12

地点

花中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7

实到人数

7

主持人

张译文

活动

形式

研讨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沁园春 雪》有效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一、导入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沁园春•雪》。这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沁园春•雪》,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生自由朗读,个读,教师正音)

从气魄和意境方面概括出整首词给你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三、边品边读

大家认为朗读诗词还应达到哪些要求?

(预设:有感情、读出节奏、抑扬顿挫、轻重音)

让我们通过赏析和诵读来感受毛泽东的豪迈之情。   

1. 示例:PPT出示第一句。

     北国 / 风光,(豪迈,高而慢)

   千里 / 冰封──,(拉长,读出山河的宁静肃穆)

   万里 / 雪──飘↗(“飘”读出雪花飘舞的轻盈)

    互文,“千万里”写出范围之广,形成广阔意境,显示宏大气魄。

    “封”、“飘”,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把我们引入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

2. 作者登高望远,具体望到了哪些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原)

3. 江山如此多娇,引哪些英雄竞折腰?作者给予他们怎样的评价?

4. 纵情吟唱

这是一支极富文采,高唱入云的英雄之歌;这是一支笔力千钧,意味深长的英雄之歌。让我们纵情吟唱,唱出诗人的豪迈激情,唱出诗人的伟大抱负,更唱出诗人的无比自信。

学生配乐朗诵。

四、拓展延伸

用对仗的形式来考考你。

上阕写景,情景交融;

下阕议论,评古论今。

上阕写景,实景虚景结合,展现山河壮丽;

下阕议论,评古论今相映,抒发诗人抱负。

 

 

扎实实效,形式新颖,环环相扣。

                   

 

填表人   张译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