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活动:《再别康桥》研讨
发布时间:2015-0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译文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4.1

地点

花中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7

实到人数

7

主持人

张译文

活动

形式

研讨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再别康桥》有效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一、导入

   时间漫溯到192811月,辽阔无边的中国海上,一位年轻诗人正悄立船头。夕阳西照,波涛汹涌,诗人的思绪也随之又一次飘到让那他心潮澎湃的母校——康桥!于是,他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母校的切身感受。

二、初步阅读 整体感知

1. 初读:注意读音的准确,诗节之间的停顿。

谁来说一说,从这首诗的诗题中,你读出了些什么?

2. 那他和康桥里的什么在作着告别?同学们不妨带着这个问题,再读一遍诗,到诗中去找答案。

三、抓住意象 体会情感

1. 诗人告别的对象为什么是这些无声的景呢?

这些日常所见的景一旦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诗歌中常常提到的意象便产生了。

2. 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处或者一组意象,说说你体会到的诗人的情感。

3. 让我们再次把诗的第25诗节动情地读一读。

四、扣住字眼,体会情感变化

1. 那你们又是从哪些字眼读出了这样的不舍、惆怅、哀伤的?

2. 那除了这里,还有哪些诗节中也流露出诗人离别前的那份不舍?

3. 同样是那一份不舍,开头是“轻轻的”,结尾是“悄悄的”,你觉得这两个词有没有什么不同?

4. 最后,把整首诗再次动情地演绎。

 

 

扎实实效,形式新颖,环环相扣。

                   

 

填表人   张译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