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阶段检测(含答案)——万宏妍
发布时间:2011-03-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光琪

200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七年级语文学科20103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看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10分)

1、油    ) 马    ) 收    ) 发     红(   

nüè                qù     shū             zhāng        tuí

2、(    )待   面面相(   ) (   )忽   相得益(          )唐   

二、默写。(20分)

1、山光悦鸟性,                                       ,但余钟磬音。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                                     。”两句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3、在她没来以前,……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                   ,成为                 ,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4、现在,先生是死了!                                               ;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5、请写出两句有关“勤奋”的名句。

1                              2                            

三、按要求修改下面语段的错误。(10分)

①星期天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游览天目湖。

②刚八点,我们就来到了天目湖畔的旁边,同学们纷纷谈起昨晚精彩的电视节目。③我们乘游船来到湖里山公园,稍作准备后,我们开始爬山,才爬了五分钟,张三同学就累得奄奄一息,落下了一大段。④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⑤几个同学主动上前谗扶他。⑥同学们把一个个石阶当作一个个困难往脚下踩。⑦站在山顶向下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秀美的图画。

1、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找出来,并改正。           改成          

2、句     与语段中心意思不符,应删去。

3、语段中有一处重复,可将                  删除。

4、句③中有搭配不当之处,请将              改成               

5、语段中有一处句序不当,句       与句        要交换位置。

四、现代文阅读。(60分)

(一)阅读《一面》中的有关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1分)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一元八角!”中“!”换成“。”,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2分)

                                                                 

2、第②段划线的句子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2分)

                                                                

3、第⑥段抓住人物什么特征进行描写的?“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等刻画,表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4、第⑥段中“瘦得叫人担心”能否改成“非常的瘦”?为什么?(2分)

                                                                

5、体会“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一句所蕴含的意思。(3分)

                                                                 

(二)阅读《三颗枸杞豆》中的有关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2分)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①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1、①处是一段景物描写,其中运用了哪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2分)包含怎样深刻的含义?(2分)这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2、“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2分)②处三叔的一番话,表达了他此时怎样的心情?(2分)

                                                               

                                                                

3、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2分)“五彩的宝石”又有什么含义?(2分)

                                                               

                                                               

4、三叔连说了两遍“这也是太阳”,前一遍句末用问号,后一遍句末用感叹号,表意有什么不同?(2分)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2分)

                                                               

                                                               

5、纵观这段文字,想一想:“三叔”是怎样一个人?(2分)结合全文,你觉得三叔的人生真的是一无所成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2分)

                                                                

                                                               

五、文言文阅读(27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刻,而能以下天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0分)

⑴普少习吏事,学术(        ⑵晚年手不               

⑶读之竟日                 ⑷普性深沉有岸谷            

奏荐某人为某官         ⑹太祖乃悟,用其人(        

⑺他日,补缀旧纸           ⑻明日,普又其人奏(          

⑼家人箧视之      (      )   ⑽普颜色不变         (          )

2、翻译句子:(9分)

⑴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⑵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3、《赵普》一文写了赵普两件事,分别是哪两件事?(2)

                                                          

4、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2分)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2分)

                                                                 

                                                                

5、我们可以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2分)

                                                                

                                                                

200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一、1línɡ      zōnɡ       liǎn       liǔ        yān

2、虐                                

二、1、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我终身的朋友      最知心的人

4、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   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业精于勤,荒于嬉

三、1、谗      2、②     3、“的旁边”     4、奄奄一息 气喘吁吁     5、④

四(一)阅读《一面》中的有关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1、换成“。”不能表达出“我”因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吃惊的心情。

2、心理矛盾,左右为难。

3、瘦,刻画出鲁迅顽强刚毅的性格。

4、不能。表达“我”对鲁迅先生的关切和热爱。

5、“乱蹦”,反映了内心的激动,“没有蹦出来”,是由于置身于黑暗环境里的警觉,表现了对鲁迅先生的爱护。

(二)阅读《三颗枸杞豆》中的有关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2分)

1、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了“滚”这个形象的动词。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把太阳比喻为“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红色的”是因为快要落山的太阳是红彤彤的。

2、“捉住太阳”就是掌握了时间,成了时间的主人。此时的“三叔”为虚度的年华而悔恨,但已确信,时间“能”抓得住。

3、因为抓住了时光,就会勤奋不懈地学习、工作,就会创造出无限的财富,就能展现时间给人类创造的价值。

4、第一个“这也是太阳”后用问号,表示对“我”能否成为“太阳”的怀疑,而第二个“这也是太阳”后用感叹号,则表示对“我”成为“太阳”的坚信不疑。前后两个不同的句子类型,反映了“三叔”对“我”能否成为“太阳”的思想转变过程。

5、反映了“三叔”他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他清醒地认识到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的重要性,而当自己后悔莫及时,他又把教训留给了后人,希望后生把握时光,做出有为的业绩。

“三叔”的人生并非一无所成。(看法略。)

五、文言文阅读(27分)

1、⑴少⑵放下⑶整天⑷形容人严肃刚正⑸曾经⑹终于⑺修补连结⑻把⑼打开⑽脸色

2、⑴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⑵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⑶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则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3、“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补缀旧纸”。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现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4、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