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及答案(姜莉莉)
发布时间:2011-03-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光琪

花园中学2010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八年级语文

                                       出卷人:姜莉莉   201012

一、字词。(16分)

(    )    (    )    (    )       (    )    (    )  

(    )    (    )    鳞次(    )   suì(    )   suì(   )     mì(   )     dì(   )     jì sì(   ) (   )    huì lù(   ) (   )   

二、古诗文默写。(22分)                                   

①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传达出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出了作者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这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决眦入归鸟。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三、用规定的符号修改语段。(不超过6处)。(8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的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精雅的园林,街道的幽深,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心灵上的慰籍。现实生活常常使人心繁意乱,那么,无数的苏州古迹会让你气定神闲。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豪迈之感,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能把你的心灵抚慰得工工整整。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要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14分)

①其实,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②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③我很羡慕春城昆明,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成了昆明人的一大骄傲,年年都有电视报道。

④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⑤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或者野鸭子王国,或者鹿的王国。旧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简直是个海兽海鸟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海滨饭馆都把临海的座位当成一等雅座来招待顾客,甚至搭起高高的木板大看台,可以登高检阅。靠近金门大桥则有一处观海鸟的胜地,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只要鱼群一到,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a)空,作低空(b)翔,然后,一(c)翅膀,像炸弹一样,(d)入水中,百发百中,(e)出水面时,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这个地方每逢节假日,能引来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看海兽,看海鸟,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位置排得很靠前,和上博物馆有着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

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⑦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

                                                                    2.填入文中abcde五处正确的动词是(     )(3分)

A.腾               

B.升               

C.腾               

D.升               

3.读③—⑤选段,简要说说都市动物对于城市生活有哪些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说“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怎样才能使都市拥有可爱的城市动物?请谈谈你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18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6分)

无与乐者                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写在下面,并用4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1)写景句子:                                               

2)主要内容:

 

六、读《治水必躬亲》和《伊犁凿井》,回答问题。(22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  

【乙】伊犁城中无井,皆汲①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②汲须修绠③耳。知古称雍州④厚土水深,灼然⑤不谬。                   (清·纪昀《伊犁凿井》)

注释:①汲:打水。②特:只,只是。③修绠(gěng):长绳子。④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⑤灼然:明明白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6分)

非咨询不其致____________    横索一钱_________

必得躬历山川__________    利忘义____________

其下无水____________        ⑥灼然不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中“是”指代什么?(4分)

                                                                               

4.乙文体现出来的事理与甲文中的哪一处相照应?(用原文回答)(4)

                                                                               

 

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二次阶段检测答案

一、字词

(m?)     (lán)       (zhòu)      (dǎi)    (zhài)  

(xián)  (m?n)       鳞次(zhì)   suì()    suì()       

mì()    dì()      jì sì() ()        huì lù(贿) ()    

 

二、古诗文默写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②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④荡胸生曾云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岱宗夫如何  ⑦孤山寺北贾亭西

⑧飞来山上千寻塔

 

三、修改语段。① “唯苏州!”中的感叹号改为逗号;② “街道的幽深”改为“幽深的街道”;③“籍”改“藉”;④“繁”改“烦”;⑤ “无数的”和“苏州”换位;⑥ “工工整整”改为“平平展展”或“平平整整”;⑦删掉“要到这里休憩”中的“要”;⑧“他们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一句中的“想”字前加“不”。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1.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人类要与鸟、鱼、兽共存。

2.A

3.都市动物可以成为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道景观,使人感到欢快,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质量。

4.不是好事。没有鸟鱼兽说明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未必是好事”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5.没有标准答案,合理即可。

 

五、阅读《记承天寺夜游》。

1.①想到  ②于是,就  ③睡觉  ④共同,一起   ⑤清澈透明  ⑥只是

2.略。

3.(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

 

六、读《治水必躬亲》和《伊犁凿井》,回答问题。

1.①追究到底    ②曾  ③因为  ④考虑  ⑤如果   ⑥错。

2.⑴略。⑵于是便把树连根拔起,并顺着根的走向向下凿井,果然都找到了水。

3.“是”指像海瑞治水那样既躬亲又清廉。

4.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伊犁凿井》翻译: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汲取水。一位佐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现今城中多有老树,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能存活?于是拔掉树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不过汲水需要长绳罢了。知道古时称雍州土地厚实水很深,那是明白透彻不荒谬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