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中学七年级期末迎考文言语段阅读专练
命题人:鲍艳青
一、阅读《三峡》,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北魏的 。
2、三峡具体指哪三峡?
3、.补全文中的空缺处。
4、翻译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
⑴ 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表现山之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表现深秋的凄婉幽美的语句是
6、三峡的山和夏水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各用几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段文字写出了三峡怎样的景色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9、文中的哪个词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1.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诗人的哪两句古诗?说说它与文中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为什么?
诗人: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吗?为什么?
13、三峡工程的全线竣工,预示着三峡景观将发生了巨变。如果用一副对联抒写三峡今昔的变化,下联描绘今天的三峡景观,请你根据上文内容为它拟写一个上联。
上联: 下联:看今朝高峡平湖路畅达
14、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后面的练习: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胺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方两三级( )②患其塔动( )③乃以瓦布之( )④贻以金钗( )
2、找出“人皆伏其精练”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通 ,意思是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4、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问塔动之因”,而喻皓是笑着回答,这个“笑”说明了什么?
5、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6、对文中匠师的表现做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阅读《狼》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交待时间变化的词语。
3、试分析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狡猾特点。
4、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何处?
6、从文中找出作者评价性的语句,划出来并译为现代文。
7、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8、你遇到过突如其来的险情吗?你是如何脱险的?
四、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练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子无敢食我也。无:
⑵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逆:
⑶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遂:
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
2、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虎求百兽而食之( )
A、要求,请求 B、寻求,寻找 C、帮助 D、需求,需要
⑵虎以为然( )
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 D、然后
3、为下列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它们,代百兽 B、它,代老虎 C、它,代狐狸 D、它们,代老虎和狐狸
⑴虎求百兽而食之( ) ⑵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⑶兽见之皆走( )
4、选择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项。
⑴天帝使我长百兽( )
A、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王。 B、天帝让我比百兽长寿。
C、老天爷让我比百兽年长。 D、上天派我带领着百兽。
⑵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 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
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 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
5、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
6、分析句子中词语的古今词义。
⑴子无敢食我也。子:古义 今义
⑵兽见之皆走。走:古义 今义
7、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五、阅读《狼子野心》,完成练习: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释①俟:等待。②遁逸:深深地隐藏。
1、选择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与家犬杂畜 畜,音chù,畜生。
B.主人昼寝厅事 厅事:大厅,厅堂。
C.乃伪睡以俟 俟,等待。
D.而阴怀不测 不测,难以揣测的阴谋或企图。
2、本文对狼的兽性议论的是哪几句?
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4、“狼子野心”有何比喻意义?
狼的歇后语:
1、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没有料到) 2、 狼惜猪娃 - 还不了(比喻不去无回)
3、 狼头上长角 - 装样(羊) 4、 狼装羊肥 - 不怀好意
5、 狼装羊笑 - 居心不良 6、 狼头上括竹笋 - 装羊(羊)
7、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难移 8、 狼窝里荞孩子 - 性命难保
9、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惯的 10、狼啃青草 - 装洋(羊)
11、狼吃鬼 - 没影几 12、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13、狼借猎娃 - 还不了 14、狼狗打架 - 两头害怕
狼的俗语:
1、 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2、狼披羊皮还是狼。
3、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5、 可怜狼的猎人,羊群不会增多。 6、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
7、 不开猎枪,打不住狼。 8、 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
9、 狼到天边不改性; 10、狼窝里少不了骨头;
11、狼是铜头铁脚麻杆腰; 12、狼有狼道,蛇有蛇踪;
13、狼最喜欢离群的绵羊; 14、狼剩一口气时,还想吃羊;
15、狼的头伸进羊圈,决不会谦虚的把身子留在外面。
狼的成语:
如狼似虎: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豺狼成性: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人残暴
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豺狼当道:比喻坏人当权。
杯盘狼藉: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狼烟四起: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狼子野心: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狼狈不堪: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鹰视狼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外貌阴险。
鼠窜狼奔: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狼奔豕突: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狼心狗肺: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狼心狗行: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成语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使羊将狼: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如狼牧羊: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