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鲍艳青
发布时间:2011-03-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光琪

天上的街市教案

 

花园中学七年级:鲍艳青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课前准备:
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重点:

1.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2.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难点: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一、导入:

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用一个词语来描述这个故事。郭沫若也就他们的故事创作了一首诗《天上的街市》,在他的笔下他们的生活又有那些改观?

二、朗读诗歌:

1、自由朗读一遍。

2、谈一谈在读这首诗歌时我们在节奏,语速和声音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予以指导(舒缓、轻松、柔和),同时注意停顿和重音,以第一节为例进行师范。

例如:远远的/街灯/

          好像是//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

          好像是//无数的/街灯

3、以同桌互相研读的方式,在文中标好节奏和重音,并读出诗味。(学生展示、评价、纠正)

4、全班齐读(配乐读出美感)

三、解读诗歌感情

1、诗中的牛郎织女与神话传说中的一样吗?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不一样,生活(悠闲),物品(珍奇)银河(浅而不宽)街市(美丽)

2、作者把天上的生活写得如此美丽,想表达什么感情?

(对那样生活的向往)

3、现实生活又是怎样?(展示背景)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因此,这首诗歌除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之外,还有一丝的对现实的不满与郁闷。

四、手法探究:

1、作者并没有去过天上,这样的画面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1.)联想和想象的?
   ——展开的过程是: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2.)这首诗既有写实也有想象,请同学们找出来,并体会各自在诗中的作用?
   ——第一节写实,后三节都是想象。写实为想象作铺垫,想象则表达了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3.)作者在想象的时候,多处运用了“定然有(是)”“定能够”“不信”“是”等极其肯定的词语,这表明什么?请同学们根据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格、气质、诗歌风貌的特征来思考。
    ——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3、讨论解决两者的区别。

联想与想象:

想:甲事物 (想 乙事物 (存在、相似或因果)

象:甲事物 创造出 乙事物(存在到不存在,以事实为基础)

五、拓展训练:

1、××同学的双眸好像是______

2、月光照在地上,好像是______

3、一个宁静的夜晚,你仰望美丽的天空,星光闪闪,不知此时的牛郎织女一家又过着怎样的日子?

板书: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联想            想象(天上的生活富庶、美好、幸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