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幽径悲剧》教学设计——王亮亮
发布时间:2011-03-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光琪

《幽径悲剧》教案

王亮亮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了解谋篇布局的特点;层层推进。

2、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重点:

1、谋篇布局的特点。

2、作者的思想感情,“幽径悲剧”的内涵,藤萝不幸遭遇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激情导入: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在北大燕圆,一条幽径发生的这一场悲剧,使得季羡林先生伤心落泪,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通过“感动中国”颁奖词走近季老。

学生以听为主,没有参与进来,感触不深。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出声地朗读,回答:

这条幽径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悲剧?

明确:北大校园里的一条幽僻的小路上一株藤萝被毁的悲剧。

1、自读课文。

2、开始标段号,并

自言自语。

 

 

局部探究:

(一)、案发现场

①这里无疑发生了一场凶杀案,一株古藤萝被残忍地杀害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案情:这是一株_____藤萝,从文中____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

②世事无常,藤萝并没有一直这样幸运下去。悲剧发生了,这变成了一株____藤萝,你看__________。

③此情此景,季老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季老的心情是多么地_____,他说__________。

(二)、案情整理

1、不管是对燕园还是对季老,这株藤萝都是无法替代的……请同学们深情地读出季老的心声吧。

2、这么美的藤萝被毁了,让季老伤痛不已,泪从心来……请同学们读出季老的泣诉,让世人都知道吧。

(三)、真相调查

看着季老如此伤痛、悲愤,我们决心一定要找出真相,严惩凶手。

(四)、悲剧反思

悲剧已经发生,无法挽回,我们能做的,只有反思悲剧,吸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对悲剧制造者,我想说_________。对悲剧旁观者,我想说_________。

1、自由研读课文,作批注。全班交流。

 

 

 

 

 

 

 

 

 

 

 

 

2、集体深情朗读选

段。

 

 

 

 

 

 

3、水到渠成引出

“谁是凶手?愚氓!”

4、思考、讨论、交流。

板块很清晰。但低估了学生的潜力,过得太快,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挖得还不够深。

拓展延伸:

对这篇课文的研讨只是一个开始,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有哪些建议?请你给季羡林爷爷写一封信,不妨与他说说心里话。

给季老写信。

由于前面的思考力度不够,使得这一块未免流于形式。

 

 

教学后记:

特定的历史时期,愚昧的人们不放过任何展示美的事物,这种行为深深刺伤了作者爱美、护美的心灵。他对美的热爱,对愚氓的痛恨化作浓浓的悲伤,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读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看重的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细腻、哀婉、愤懑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环境,热爱环境的情感。具体做法是通过对文中语句的品评、挖掘、联系时代生活,让他们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明白善待环境就是善待人类、善待自己。

学生能否进入文本是阅读课堂教学有无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深层次理解的前提条件。只有读进去,才能有理解,有体验,有感悟,有思考。本篇教案设计紧扣藤萝的不同境遇下的形象,调动多种手段让学生去感知,从而学生很快进入文本,品悟内涵。在阅读与对话中理解主旨,感悟评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注重阅读的文化建构,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