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的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 谢英华
一、设计思想
《童年的朋友》是七下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人物风采”明确要求“领略这些人物的风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刻画方法,更要从人物精神入手,让学生体会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自传体《童年》小说中的节选,文中刻画的外祖母形象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作者四十年以后回忆出来的,为什么多年之后作者印象仍然如此深刻,并且认定外祖母是他终身的朋友?联系《童年》开头部分不难知道,当时“我”还处在幼年期,完全无法理解家庭的变故和母亲的冷漠,正当“我”在最孤独,最无助时,外祖母出现了并用她乐观的态度感染了“我”,让“我”觉得她是“我”心中的依靠,可见作者把她当作朋友来看,不仅仅来自于外祖母的个人魅力,更在于她对“我”产生的景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人物刻画和背景故事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在特定年代、环境中,外祖母对我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人物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背景介绍法
自由朗读、齐读、个别朗读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外祖母对我精神世界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结合背景理解“终身朋友”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他哭了…… 1、故事提要: 有一位小男孩三岁时父亲死了,在父亲在告别仪式上母亲忍不住腹痛生下了弟弟,但不久弟弟也不幸夭折。小男孩的母亲和外祖母悲伤地带着还未懂事的他前往外祖父家里,在途中的轮船上,小男孩误以为轮船靠岸就是到达了目的地,试图中途下船,被老水手发现并把他关在又黑又闷的行李舱里,孤独害怕的小男孩想逃离行李舱却没有成功,他拿起牛奶瓶子使劲地向铜门锁砸去,然后悄悄地哭起来,哭着哭着,小男孩睡着了,当他醒来后,周围有没有发生变化呢?(把手中的文章拿出来)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原文,说说当他醒来的时候,他的周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听故事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原文,完成填空: 小男孩醒了, |
背景介绍 |
||||||||||||||||||
二、她来了…… 1、过渡:外祖母来到了他身边,他的周围一下充满了温情,小男孩心里愉快起来,那么外祖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2、再读课文,划出描写外祖的句子,说说文章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看出外祖母是一位怎样的人。(小组交流) 重点分析 (1)写眼睛的三个句子:有人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眼睛中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①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 (这是从孩子的视角观察的,体现出外祖母因生活的艰难而流露出对生活的抱怨。) ②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③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说明外祖母对生活充满了热爱,表现了她乐观、坚毅的个性) (2)祖孙对话 宽容而不纵容,幽默风趣 3、总结: 作者用孩子的眼光观察外祖母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觉得外祖母是一位充满爱心,慈祥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乐观,开朗,有童心,可爱的人,她的出现,立刻赶走了我内心的孤独害怕。 |
填写表格:
|
体会外祖母出现在我心中产生的重要影响 |
||||||||||||||||||
三、她和我 四十年以后,当我再次回忆起童年时的这次遭遇,不由地感慨(齐读): 结合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划横线字的含义。 1、“我不是在讲自己,而是讲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 “我”来到外祖父家后,很快就感觉到“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的参加了一份”。“我”在这个家庭里经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两位舅舅为了争夺母亲的嫁妆也排挤我,并把维护我的好朋友“小茨冈”陷害致死。 2、外祖母也是位孤儿,从小讨过饭,流过浪,年老后还得忍受丈夫的毒打,儿子们的忤逆,可她善良勇敢乐观,坚强地忍受着生活中的各种磨难,和我在一起,有永远也讲不完的童话故事。两位舅舅闹分家,母亲改嫁,外祖父破产,一直到母亲去世,外祖母始终和我相依为命。 总结:一个是童年时的观察,一个是成年后抒情式的议论,无论时间过得多久,外祖母的形象在我的心中始终没有改变,她是我终身的朋友。 |
齐读: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学生分析:没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没有温暖没有阳光,是外祖母的爱让我看到了光明,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用“终身的”“最了解”“最知心”“最珍贵”来评介外祖母,表现了外祖母在我的生活中极为重要,也极为特殊,她就是我童年的朋友。 |
结合背景,体会为什么是我的“终身”朋友 |
||||||||||||||||||
四、拓展 1、根据你对朋友的理解,写完下面的话。 过渡:终身的朋友,我想用优美的语言来歌颂她。 2、高尔基的朋友让我们心醉,我们也有我们的朋友,请你以“我的朋友”为题,写100字左右的小短文,适当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 |
仿写句子: 朋友是一盏灯,在最黑暗的时候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 , 。 |
写作练习 |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以讲述深情的故事导入,介绍背景的同时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引发学生对幼年高尔基的关心,再从外祖母出场时的环境变化入手,让学生明白,在高尔基最无助、孤独时看到外祖母出现,心情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外祖母的出现,对他心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这样就关注到外祖母的人格魅力,通过外祖母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了解外祖母是一位充满爱心,慈祥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乐观,开朗,有童心,可爱的人。
然而仅仅了解一个人的形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进一步地提供了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们明白,高尔基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和环境里,他和同龄人相比,又有着特殊遭遇,所以外祖母的精神世界对高尔基的影响很大,从而明白高尔基与外祖母朋友般的关系。
整个课堂教学到这里,学生理解比较顺利,但是个人认为分析外祖母形象这一块,还不够扎实,有待提高。
在教学进入拓展一块,我利用仿句的形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对终身朋友的理解,学生写的语言很美,但我认为如果我把问题再细化一些,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