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及课件——万宏妍
发布时间:2011-03-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光琪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备课人:万宏妍

【教学目标】

1、积累词汇,了解京郊运河的春节习俗。

2、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比较今昔过年的异同,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认识和理解。

3、热爱民俗文化,激发热爱民俗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有三个重大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三个吗?(端午、中秋、春节)其中,春节是最热闹的。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一起到京郊运河的农村,和那里的乡亲父老一起过一个热闹的大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命年的回想》。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本命年”?

(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大屏幕出示:本命年的回想即本命之年回忆往事)

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

(大屏幕出示:作者简介)

刘绍棠:我国著名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他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的文学创作,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作品推荐:《运河的浆声》《青枝绿叶》《京门脸子》《蒲柳人家》《乡土与创作》。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簸箕 bò ji      liàng  生疮chuāng   穿梭 suō    糖黏儿nián    

糁儿shēn    涿州zhuō     吆喝yāo he    疙瘩鬏gē da jiū    门槛k?n

秫秸棒shú jiē    鬼祟guǐ suì   骚扰sāo  r?o   大吃大嚼jué   

天麻麻亮mā ma       渍酸菜zì   阖家hé

(大屏幕出示生字词,点名朗读)

生齐读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年?为什么?

生:欢乐年,喜庆年……

师:请同学们听范读,注意听准生字词的发音。想想文中哪一小节描写了北京郊外运河地区人们过大年的情况?

生听课文范读。

师:那么文中哪一小节描写了京郊运河地区人们过春节的情况呢?

(第四小节。)

 

四、研习第四小节

1、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四小节,在朗读中观摩农家过年的活动,找找北方旧时过年有哪些习俗,请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

生朗读第四小节后小组讨论。

明确:十件事: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禽、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幻灯)

师:观摩了这十项过年的活动,你们最想参与其中的哪些活动?并说明理由。

示例:“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灾羊的哀鸣。站鸡笼子里,喂养了一个月的肥鸡,就要被开刀问斩。” (“村南村北,村东村西”这八个字,渲染了宰杀牲禽的热闹气氛。“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似乎有点同情;肥鸡要被“开刀问斩”,似乎有点从严宣判。叫我忍不住想看看人们在宰杀那些牲禽时,忙得热火朝天的场面。)

 

2、在作家笔下,京郊运河父老乡亲过年的气氛真是浓浓郁郁,你觉得为什么过年如此隆重,从中寄托着人们怎样的期盼呢?

辛苦一年,幸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展望来年,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团聚,密切邻里和整个村落的人际关系,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和和美美奔前程。)

 

3、课文小结: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五、今昔大比拼(拓展探究)

1、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在近几年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过年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说说你现在新年是怎么过的?

(春节旅游,上网、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吃年夜饭、拿压岁钱、贴春联、看春节晚会……)

 

2、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不管今昔变化如何,人们的心愿和美好的祝福不变;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某些传统文化在消亡,需要保护,有些新的文明方式在产生,要发扬。)

 

六、作业

1、回忆你过得最有趣的一个春节,用最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

2、请你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俗风情,下堂课与同学交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