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花园中学课题公开课科研目标
课题名称 级别
执教者 |
姜莉莉 |
年级 |
八 |
科目 |
语文 |
时间 |
|
课题 |
都市精灵 |
||
科研目标: |
|||||
教学反思: 经过再三斟酌,我选择了《都市精灵》一文作为开课内容。这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连鸟雀都不常见的现实,倡导“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的理念。这个理念说起来简单,可真正让一个认知水平还尚浅的八年级学生,从内心去接受它,在日常生活中去贯彻它,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在我心头。 新课程强调要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应善于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本节课,为了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我在课前播放了一段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并由《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歌词导入,学生在听歌时产生共鸣,很快进入情境。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语),这是塑造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走近文本,通过自由朗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借助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朋友。 课上完了,回头反思这堂课的时候,我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为了赶进度,有些环节没有充分展开;对学生的点评不到位;课堂气氛较沉闷......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取长补短,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
课 题 |
都市精灵 |
本节分 1课时 第 1 课时 |
|||||
课 前 分 析 |
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
文章是一篇随笔,文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联想,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文章语言韵味悠长,讲究形象生动和情理兼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细细品味,在认识社会、体味人生、提高修养等方面给人启迪。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时激情满怀,写动物在人的“霸道”中退却时满腔感伤,进而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深意。 |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过程与方法 ①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 ②精读课文,体会生动的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朋友。 |
||||||
教学重、难点分析 |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叙述议论中作者观点的表达和思想感情的流露; |
||||||
板书设计 或教学 流程 |
详见教学过程 |
课前 准备 |
音乐、布置预习 |
||||
教 学 过 程 |
设计意图 |
||||||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
1.有首歌中唱到“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想飞,可飞不高,寻寻觅觅想投进温暖的怀抱,可幸福哪里找?”小鸟为何发出如此哀鸣,是谁阻碍了它在蓝天的自由飞翔,是谁让它失去了温暖的家园?带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舒乙的随笔《都市精灵》。 2. 本课课题《都市精灵》中的“精灵”二字,在有的神话传说中,是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你读了课文后是否有新的认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 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精灵”一词在文中指什么。 3. 作者提出每座城市都应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的观点,并强调应以小动物作为“标志和象征”,足见某种小动物在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请你再读课文,然后以其中的一种小动物的口吻说一说“都市精灵”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 要求:(1)先作自我介绍,以第一人称讲述。 (2)联系课文内容,可以合理想象。 (3)语言生动,说出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好处。 例:我是一只灰喜鹊,我跟我的同伴成双成对来到参天的大树上,我们常常高兴地在高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非常地活跃,给这座大庭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4. 既然可爱的动物给都市生活带来了如此多的好处,本应在人们的百般宠爱中快乐无忧地生活着,可事实并非如此。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精灵”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你能从中找出几幅,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吗? 5. 都市动物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构成了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可是这些精灵在渐渐地退出城市的舞台,逐渐地销声匿迹了,我们人类应该反省:如何对待动物、对待自然环境。 请从下列三种形式中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方式,为保护“精灵”贡献你的聪明才智。 1、根据你掌握的环保知识,为保护精灵献一计策。 2、为保护精灵拟一则公益广告。 3、大胆想象,描绘常州人与鸟、鱼、兽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画卷。 |
1欣赏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渐入情境 2.(1)读课文,读准字音。 栖息(qī) 黄鹂(lí) 觅食(mì) 围剿(jiǎo) 抿(mǐn) 退避三舍(shè) 肆无忌惮 (sì)(dàn) (2)精灵指可爱的动物。文中主要写的“精灵”有喜鹊、灰喜鹊、红嘴鸥、鸽子、海兽、海鸟,还有小松鼠等动物;因为它们活泼、机灵、聪明,讨人喜爱,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所以作者以“都市精灵”称呼它们,并以此为题。 3. 学生读课文,以其中的一种小动物的口吻说一说“都市精灵”能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好处。 4. 学生找出文中的对比,①北京城今昔对比;②不同城市的对比。通过对比,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相处,从而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 5. 学生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环保质量出金点子,描绘生活蓝图。交流、评价。 |
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让学生能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