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花园中学课题公开课科研目标
课题名称 级别
执教者 |
万宏妍 |
年级 |
七 |
科目 |
语文 |
时间 |
|
课题 |
本命年的回想 |
||
科研目标: |
|||||
教学反思: 《本命年的回想》是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的内容是介绍淳朴的民俗和民风等内容,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注重了过年时传统习俗的收集,在预习的时候也留下了作业,让学生查找关于过年的习俗,并且了解“本命年”的含义,以备上课时大家交流。 在课堂教学上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由于文章的内容是关于春节的,所以我的课件色彩都是鲜艳的,学生看了感到新鲜,所以都很快的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这节课上还有许多不足,首先激情不足。课堂开始的时候可能是紧张的原因,声音不够响亮,缺乏感染力,这样学生就容易走神。其次是在问题的提出上,例如在分析作者所描写的十件事情的写作顺序的时候,就急于要学生说出答案,分析的不够详细,应当从文本出发,先找出词语,然后体会到时间顺序,应从感性到理性的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是先说出时间顺序然后再找词语,这样学生往往印象不够深刻。还有在品味文章的语言时,在让学生们找出后,应让学生反复的去读,从而对本文那种具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语言有个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在找出后,匆匆而过。 课虽然上完了,但课堂上所反映出的许多内容却是值得我思考和改进的,希望能以这次为契机,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在课堂上更加富有激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课堂上的重点更加突出,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
课 题 |
本命年的回想 |
本节分一课时 第一课时 |
|||||
课 前 分 析 |
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
《本命年的回想》为了回想春节,先用诗化的句子写出四时二十四节气,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华夏文明,以此来烘托春节。虽然二十四节气色彩缤纷,但跟春节相比也只是小巫见大巫,一个对比,就把春节作特写镜头隆重推出。作家构思之妙,可见一斑。然后才浓墨重彩地细描具有地域色彩和乡土风情的京郊运河春节。 本文开头概括描写中用了“预热——增温——红火——发烧”四个词语,程度上逐步加深,写出了过年逐渐升温的状况,谐调而精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过年的亲身感受。具体描写则按时间顺序从 |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积累词汇,了解京郊运河的春节习俗。 2.过程与方法 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比较今昔过年的异同,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民俗文化,激发热爱民俗文化的感情。 |
||||||
教学重、难点分析 |
了解过年习俗,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理解。 |
||||||
板书设计或教学流程 |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研习第四小节——今昔大比拼(拓展探究)——课堂总结 |
课前 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过 程 |
设计意图 |
||||||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
一、导入新课 1、我国有三个重大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三个吗?其中,春节是最热闹的。 2、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著名作家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本命年”? 3、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大屏幕出示生字词,点名朗读)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年?为什么? 2、请同学们听范读,注意听准生字词的发音。想想文中哪一小节描写了北京郊外运河地区人们过大年的情况? 3、文中哪一小节描写了京郊运河地区人们过春节的情况呢? 四、研习第四小节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四小节,在朗读中观摩农家过年的活动,找找北方旧时过年有哪些习俗,请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 2、观摩了这十项过年的活动,你们最想参与其中的哪些活动?并说明理由。(出示示例) 3、在作家笔下,京郊运河父老乡亲过年的气氛真是浓浓郁郁,你觉得为什么过年如此隆重,从中寄托着人们怎样的期盼呢? 4、课文小结: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五、今昔大比拼(拓展探究) 1、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在近几年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过年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说说你现在新年是怎么过的? 2、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六、作业 1、回忆你过得最有趣的一个春节,用最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 2、请你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俗风情,下堂课与同学交流。 |
1、端午、中秋、春节 2、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3、刘绍棠:我国著名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他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的文学创作,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作品推荐:《运河的浆声》《青枝绿叶》《京门脸子》《蒲柳人家》《乡土与创作》。 生齐读生字词。 1、(欢乐年,喜庆年……) 2、生听课文范读。 3、第四小节 1、生朗读第四小节后小组讨论。 十件事: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禽、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 2、仿照示例分析十件事中的一件。 3、①辛苦一年,幸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②展望来年,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③合家团聚,密切邻里和整个村落的人际关系,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和和美美奔前程。 1、春节旅游,上网、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吃年夜饭、拿压岁钱、贴春联、看春节晚会…… 2、①不管今昔变化如何,人们的心愿和美好的祝福不变;②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③某些传统文化在消亡,需要保护,有些新的文明方式在产生,要发扬。 |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 本文生字词较多,在课堂上一一纠正太费时间,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养成习惯。 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使他们在之后的理解主旨上有一定的基础。 对重点段落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通过今昔比较,感受出作者表达的美好意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