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姐”一词的词义演变探究词义演变的成因——鲍艳青
发布时间:2011-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光琪

 

从“小姐一词的词义演变探究词义演变的成因

                                      

〔内容提要〕“小姐”从宋代出现到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其间经历了从贱称到尊称再到泛化再到说“小姐”即变色的过程,在这些词义内涵发生演变的背后反应的是社会文化背景及语言交际功能的变化。

〔关键词〕小姐  演变  成因

一、“小姐”一词的含义

现代汉语字典上是这样解释小姐的;小姐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说是:1)旧时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2)对年轻的女子或未出嫁女子的称呼。

而事实上小姐的内涵经历了如下的历史演变:

⒈最早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妾、艺人等的称谓。
    到了元明代,小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
    至清代,小姐为贵族大家青少年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到民间

⒋近代中国“小姐”称呼语是指年轻的女子或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

⒌建国后到文革结束,人们较为忌讳称小姐因为小姐意味着娇生惯养,好逸恶劳。

⒍改革开放后,成了各行各业的大多女性的称呼,甚至大妈级的人物也被称作小姐。

⒎近几年,在很多语境下,“小姐”已被特指为从事性交易的女性。

二、“小姐”在具体语境下的使用及内涵演变的成因

(一)“小姐”在各个历史时期具体语境下的使用。

宋代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妾、艺人的称谓。宋人钱惟演的《五堂逢辰录》里就有有掌茶酒宫人韩小姐这样的记录,显然指的是宫廷里的婢女;古代轻视民间艺人,也称民间女艺人为小姐,比如,苏东坡《成伯席上赠技人小姐》里,小姐就是指的是艺人,宋代洪迈的《夷坚志》里,就称一位林姓的乐妓为小姐。在马纯《陶朱新录》、岳珂《桯史》等书籍里,也有把官宦人家的姬妾叫做小姐的;赵翼在《陔馀丛考·小姐》中写道:今南方绅家女多称小姐,在宋时则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耳。  

元代对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段说: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这里的“小姐”指的就是大家闺秀崔莺莺。明朝朱有墩《元宫词》有:帘前三寸弓鞋露,知是媆媆小姐来。这都是把富家少女称作小姐

清代小姐为贵族大家青少年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到民间。《红楼梦》中的迎春、探春就被称作二小姐三小姐

近代中国,小姐一词的内涵大多指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势力以及影响的名门望户的大家闺秀,有时也指年轻女子(看起来要有钱的)。戏剧《雷雨》中的第三幕周朴园与鲁侍萍会面的一段就很好的说明了“小姐”在那个时代主要用于有影响力的“大家闺秀”。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鲁侍萍: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

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

而电视剧《上海滩》在冯家只有冯敬尧的女儿冯程程才称小姐,当然在那个时代在一些交际的场所对看起来有钱的年轻的女子也称“小姐”,如:

章秋柳还要开口,却被龙飞拦住:漂亮的小姐,不许你再演说了,时间宝贵。仲昭,你问社的事业吗?我们有过详细的讨论,老曹都记下在那里。

   ——茅盾《追求》(第268页)

这部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小姐可能由密司(miss)翻译而来,但可看出小姐称呼语已进入言语交际。

建国后由于人们常用的称呼语是“同志”或“师傅”而小姐几乎就等于是“寄生虫”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后,“小姐”这一称呼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各种交际场所,当然也多指年轻女子是一个趋向于中性的词语。

几位,抱歉抱歉,过来晚了。进来一位高个子大眼睛的年轻女人,左手里拎瓶法国白兰地,右手上托盏高脚玻璃杯,跟在她后面的小姐捧着一盘水果,笑盈盈地说:这是我们酒店的徐经理,给几位先生敬酒来了。这个果盘是我们徐经理送给几位先生的。贾晓抢先搭话:不敢不敢,徐小姐您太客气。

   ——于卓《望京》《当代作家》1998年第6

有人曾在1995年底,对21040岁以下的、不同工作性质和生活状态的上海女性作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71.25%的人经常被称作小姐。这说明此时小姐已泛化成为对所有年轻女子的尊称,其中有的甚至是荣誉度非常高的称呼,像足球小姐环球小姐“香港小姐”的称呼几乎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而时下在很多语境下,小姐已被特指为从事性交易的女性,如果你现在称呼宾馆、饭店的服务员为小姐,她肯定会皱眉头的。据报道在举行第十四届德语国家教学大会上,小姐一词难倒了汉学家。原来,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良教授在大会上颇为尴尬地说:如果我在北京街头上向一位陌生女士问路,那我肯定不能叫她小姐,否则会挨骂。如果在深圳,看到了陌生年轻女士,我们只能叫小妹,而绝不能称呼小姐。以前客人称呼女服务员为小姐很普遍,但在今天却是禁忌。在大众场合不可随便称小姐,但在五星级酒店却是例外。可见小姐一词如今已经慢慢趋向于特指了。

(二)“小姐”内涵演变的成因

从整个历史演变来看,小姐一词的演变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宋时的蔑称--建国前的尊称--文革前的不称--改革后的泛称--时下的特称,这一路走来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小姐”一词的变化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语言是与社会随时互动的,是活的,“小姐”一词的含义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建国后到文革结束,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因情感上和政治上的敏感,人们忌讳使用“小姐”而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同志”“师傅”。进入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渐增多,人们对政治色彩的日趋淡化,人情色彩渐渐变浓,而新一代的年轻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型社会群体,迫使人们不得不使用一种合适而恰当的称呼去指称她们。加之“小姐”称呼语既顺口又文雅,暗示了尊贵、年轻、精致、时髦,于是它迅速泛化。

2、语言学上的禁忌。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因社会出现大量“三陪小姐”,短短一时间小姐由尊称变为贱称,而“小姐”常用来比喻性工作者或是妓女。这就是语言的禁忌,就像用“同志”来借指同性恋一样。

结束语:小姐一词的内涵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改变都会和它上网本意相关联:“姐”字,古文指母亲。在上古时期的母系社会,这个姐字的地位至高无上,“小”字古文多指地位低微,而这两个字的组合就产生了很多表示高贵和低贱的含义,当然词义的变化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和当时的社会风尚,人们的审美取向等等,也许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它的内涵还会有所改变,甚至会产生新词来代替它所产生的新意。

参考资料: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长亭送别》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

《雷雨节选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四

 

李成军        (荆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及其他》

何 晖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小姐同志称呼语的变迁,探寻词义的演变方式》              

郭笃凌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文法系)

浅谈小姐一词感情色彩演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