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8:30,常州市中小学公民教育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现场会在我校阶梯教室隆重召开,教育局常仁飞副局长,德育处胡红处长、杨尧中副处长,教科所顾润生副所长等领导,以及全市普通高中分管德育的主任,原初中、小学公民教育项目学校分管德育的主任、老师和新加入项目的13所学校分管德育的校长、主任、教师共计100多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展示活动。
作为首批公民教育项目学校,我校始终坚持把公民教育纳入课程计划,5年多的实践中,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政治组老师的积极参与下给予课程有效的制度保障、物质保障、师资力量的保障。从开始摸索到熟能生巧,政治组的老师们团结协作、不怕挫折,累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也收获了包括国家、省级、市级范围内的多项荣誉。
此次现场会上,由杨艳华老师带领的我校八(11)班学生围绕“关于电动车行驶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模拟听证会的展示。他们分成4个小组,利用近一学年的时间通过实地调查、采访、上网、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常州市电动车的行驶现状。从收集问题、了解相关政策到提出解决方案、采取具体行动,孩子们把每一步都做得井井有条。面对现场来自执法部门、人民政协的代表以及相关专家的提问,他们表现得自信冷静、落落大方,当听证员问到电动车的限速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时,他们能流利地说出条款;当听证员提到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电动车的行驶现状时,他们争相解答;当听证员询问其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他们更是侃侃而谈。汇报中,遇到暂时答不出的问题,孩子们申请商量后再回答。遇到根本就答不出的问题,则虚心的表示这个问题将在以后的活动中深入研究。大家的演讲水平、思辨及应变能力在此次展示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培养。
有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站在自己的位置,用自己最独特的眼光关注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会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又有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让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学生时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亲历者、参与者,体会到争当小主人的价值?也许从学生汇报的收获中能找到答案,通过公民教育课他们认为培养了自己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参与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的意识;锻炼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自己热爱祖国、关心社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的情感;甚至锻炼了自己的胆量,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无疑这些都将成为他们日后踏上社会宝贵的生存本领。
教科所顾润生副所长对本次展示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公民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再次重申了推广公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模拟听证展示结束后,武进李公朴小学和花园中学利用PPT的形式分别进行了公民教育实施情况的汇报。教育局德育处胡红处长布置了本学年公民教育的工作,要求新申报的学校从定领导人、定负责部门、落实师资、经费保障等几方面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形成初步的活动开展的框架体系。教育局常仁飞副局长则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肯定了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同时提出活动最主要的落脚点是学生活动后敢于、善于提出自己的建议,参与社会的管理、城市的建设,而不是一味地批判、质疑政府工作,用消极的眼光来审视社会。
最后13所新加入学校教师在我校阶梯教室接受了公民教育项目的培训。
这次市中小学公民教育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现场会,让与会者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方向和模式上得到了启发,深刻体会到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迫切性,认识到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水平和公民素养,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包括我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均意识到今后在这项工作上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