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只青蛙扔进煮沸的开水里,青蛙会马上弹跳出来得以逃生,然而当将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然后慢慢地将水加热,青蛙在逐渐升温的温水里游来游去,最终当青蛙意识到受不了时想跳出来,可此时已经晚了,青蛙最后被活活地煮死在温水里。很多人也一样,不拒绝改变,但拒绝被改变。当种种问题就在眼前,要么改变,要么面临淘汰,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爆发,而当种种改变是一种循序渐进方式时,人会慢慢的默认这种变化,而且会随着这种变化而产生本质性的变化。这时的人就像那只温水里的青蛙,其实是很危险的。
针对个别教师存在着的职业倦怠、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花园中学从中层到校长室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深入课堂,走进教室,走进教师、走进学生,每周每个人至少听课2节,了解老师的上课情况、备课情况、班级的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课堂的教学语言随意、不严谨、不规范,对教材的解读不准确、不深入、不透彻,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严谨,板书凌乱,教学手段单一,老师引导启发不够,对学生关注不够,以自己讲为主,一味灌输,问题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学案的使用不科学,急于求成,课堂教学环节的落实不够。教务处针对各位听课中层及校长汇总的教师上课的问题,成立学科课堂诊断小组,诊断小组的成员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组成,分成3个文科组、3个理科组及1个体艺组共7个小组,历时一个月听课。目的:关注教师在教学理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真实状况,以便针对具体情况作出针对性的指导,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诊断小组听完课后,及时对上课教师的课进行评课,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在诊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效率低下的教师,诊断小组将进行跟踪听课,以及建议教研组和备课组介入等途径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诚如教务处李小静主任说的那样,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独特的教学方法外,更要有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思想。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课堂是神圣的知识殿堂。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对此常怀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才有理性,才能克服惰性和散漫,赢得新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视,精神上的如履薄冰,行为上的勤勉不懈,效果上的师生的最好发展,比翼齐飞,我们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称号。让我校全体教师从现在起,都敬畏教材,刻苦钻研;敬畏课堂,精益求精;敬畏学生,爱心呵护。在学生快乐成长、学校良性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展自己,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