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教育无定法,德育有规律
发布时间:2012-04-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路萍、凌富艳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期中考试刚过,416日上午,花园中学举行了以“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沙龙。此次德育沙龙与以往有所不同,借鉴“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当天抽签决定发言人员和点评人员,限时发表观点和感悟,最后再请专家——来自田家炳中学的柏老师和马老师作精彩点评。

     近两个小时的德育沙龙,不时有掌声和笑声响起。参与交流的12位班主任,纷纷介绍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收到的效果。不管是具有丰富带班经验的王庆松、蒋英华、张佩芝老师,还是年轻的郑乃伟、王彬、陈周伟等老师,他们的发言同样精彩,令人回味无穷。三分钟的陈述时间对他们而言实在是无法尽述他们在激励教育中的心得,但每个老师的智慧火花却在此得到碰撞!最后一位王彬老师的发言给本次德育沙龙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主要从榜样激励法、情感激励法、语言激励法、理想激励法和成功激励法五个方面来分条阐述他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激励,声情并茂,有理有据,让听众沉浸于其中。本校的一批优秀的班主任们,在听完了其他班主任的经验介绍后,也都发表了感想,同时还介绍了自己带班过程中的激励教育的经验。

     紧接着,田家炳中学的柏老师和马老师做了精彩点评。柏老师在评价了我校教师的激励案例后,又介绍了自己平时带班过程中,尤其是带高一这样的起始班级的一些经验。他提到,所谓激励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开学伊始就要坚定孩子筑梦的信心,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在班集体是多么的优秀,任课老师是多么的强悍,班级的每项活动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有家的感觉,不要单纯以成绩去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要从多角度加以评价,学生只有不断地感觉到自己的成功,才会越来越有动力。同时,激励教育往往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独角戏,还要懂得借力,巧用任课老师的力量,巧用家长的力量。最后,他强调,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好的家庭环境,所以,激励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好的家庭也是夸出来的,对家长也要激励。

马老师的点评,言简意赅,观点独特。她提出,孩子都是有潜力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认可与表扬。但是激励教育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的长处,激励应该是同时包括批评和表扬的。既要宽慰、激励学生,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要善于观察学生,善于抓住激励的契机,对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最后,马老师以一个成语“三心二意”结束了她的发言,她希望我们老师在实施激励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对自己都要有“信心、决心、恒心”,有“意志、毅力”来教育学生。

结束时,邓勤校长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她指出班主任工作最需要的品质就是责任心,唯有怀着对学生、对职业、对社会的责任,才能真正做好教师这份职业。同时,她还针对本次沙龙做了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1.评价标准可以多元;2.激励的方式是多样的;3.表扬不是激励的唯一方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给大家颇多的启发与深思。

本次沙龙让我们领略了许多优秀班主任带班的智慧,也让许多在这条道路上奋斗的老师,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我们坚信,不断地研讨和反思定能将学校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开拓一个新的境界,注入新的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