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的不适应,而导致学习成绩有所退步,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这种状况在数学和英语学科上尤其突出,其原因与中小学衔接工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我校与花园二小、花园小学开展了小初数学衔接教学研讨活动。三校有关领导、数学教师及特邀的兼职教研员诸建刚老师等近30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首先,我校的赵百黎老师和二小的陈萍莉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两节同题异构课——《认识中位数》,听课的老师对两位老师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赵老师的课目标明确,问题设计有层次,指向性强。陈老师上课激情四溢,亲和力强,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层次参与。
在两节课的基础上,老师们就如何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让学生能自然平稳地由小学阶段学习过渡到初中阶段学习展开了热烈地交流与研讨,诸老师还就小初衔接研究的方向给予了正确的指导。他认为:小初衔接的不是知识点的讲授,也不是让学生记住结论,而是如何提供时间、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在问题的设计、课堂中信息量的提供、学生学习素材的呈现形式、学习活动的展开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让老师们相互了解双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从而寻找教学的平衡点和交互点。
最后,我校周军副校长和二小朱校长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在课程改革和九年一贯制的教育背景下,加强中小学教学衔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个衔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座的所有老师深有同感。
这次活动让所有与会老师受益匪浅,它仅是我们进行“衔接”研究的一个开端。今后,我们会继续在其他学科及德育上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交流,共同探讨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思想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