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秋,我和江苏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校长们一起来到广州市。专家讲座之后,我和其他五位校长被安排到广州市第一中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
行前在网上得知,广州市第一中学建于1928年民国时期,在长达84年的办学历史中,曾经获得过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等多项荣誉,曾经培养过六位院士,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公办中学。
一周的跟岗学习是紧张而充实的,比起其他校长,我们这一组的学习更加丰富。广州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它由高中、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三个校区组成,被称为“一校两制三校区”。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我们分别在三个校区,既感受到不同体制、不同学段下不同的管理,又时刻感受到它们之间剪不断的密切联系。在一系列简单的交流活动中,也对这所学校有了初步而深刻的印象。
感受之一来自校长吴海洋,这是一个年仅41岁,却有着十多年的校长经历、曾经担任两所中学的校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的、来到一中仅仅一年,现在是三个校区法人代表的实力派校长,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有前卫的管理思想,更有着沉稳大气的个性特点。针对“一校两制三校区”的发展,他果断摒弃原来各自封闭的状况,提出了“大一中”的管理思想,有条不紊地推行着他的一系列绩效奖金、初中基建、高考和人事改革。任何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校长,都会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他的管理之首,在一中进门最醒目的地方,赫然是吴海洋校长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七个关键词”(已载录我的博客),今年,“课堂教学”成为一中管理的重点工作。
观察任何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走进课堂。我们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吴校长提出的培养目标“阳光、睿智、博雅、强健”在校园的充分体现。他们的所有课堂是完全对我们开放的,这种底气和大气让我佩服。走进教室,尽管是常态课,但是教师的自如和学生的自信相互映衬,整个课堂显得热闹而有序。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运用小组竞争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位担任中层的语文老师用整堂课引导赏析学生作文,他们踊跃举手,各抒己见,让我们见识了他们的阳光和博雅。而在放学后的操场,我们又再次领略了学生们的运动和强健。即便是面对本校和来访的校长们,他们也毫不怯场,操场上到处是矫健的身影。
广州的季节温热,植物茂盛,来到每一个校区,都对校园的绿化环境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我校将要启动校安工程,因此每到一处,我都对他们的建筑、绿化、分布、教室有了特别的关注。除了广州市著名的大榕树到处遮阴蔽日,连走廊的外部、屋顶上都是一片绿色,还有校园里奔跑的学生,一起张扬着生命的旺盛与活力。一中是体育特色学校,大片的运动场地,尤其是每个校区的游泳池让我们心生羡慕,在阳光的照映下,游泳课上的学生显得更加健美。走进八年级的“课题班”(类似于教改班),学生的课桌是圆形的,三人一桌,可分可合,既相互独立又便于交流讨论。黑板同样是可分可合的三块,中间一块移开,里面是大屏投影,随时展示动态课件。教室后的黑板下面是两排储物柜,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为教学服务,是教室最大的特点。七年级“课题班”的课桌据说更加科学,是吴校长亲自设计的,让我非常感慨。学校无小事,“学生第一”在这里的每一处都得到充分体现。
每一所学校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但是所有的学校都是培养人的场所。如何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培养人,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教室、运动场上洋溢更多的生命活力,让花园里的每一个生命尽情绽放,既是校长们不断探索的课题,也是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