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新年好!
今年是马年,“马上体”成为新年问候中的一个高频词,人们通过这种独特的祝福方式表达对来年生活的祈愿与向往。开学第一天,作为校长,我也想借用“马上体”,向全体师生送上我衷心的祝愿。
首先,祝愿大家马上有爱。昨天早晨同学们刚走进校园,就幸运地抽到了老师的祝愿卡,或亲切祝福,或谆谆教诲,让我们收获了温暖和爱意。爱是需要表达的,也是需要传递的。开学前,致愿社团几位成员来到了退休的粱老师家里,他每年捐出500元钱奖励优秀学生,今年受奖励的是九8班潘慧敏同学。潘慧敏不仅是一位优秀学生,她也是我校一位已故优秀数学老师潘光日的女儿,尽管潘老师已经离世多年,但是人们没有忘记他对花园教育的贡献,多年来,花中老师和社会热心人士一直在关心着潘慧敏同学的学习和生活,以此缅怀潘光日老师。而在今天中午和下午,传统的开学典礼也将变成全校师生的爱心义卖和爱心拍卖,同学们将用自己的压岁钱进行一次爱的传递,像那位退休的梁老师那样,捐助给更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
其次,祝愿大家马上有目标。 美国耶鲁大学曾经对在校学生进行过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在被调查的多名学生中,只有10%的学生确认自己有目标,其中,仅4%的学生能够清楚地写下自己的目标。20年后,研究人员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发现那些白纸黑字写下人生目标的4%的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超其余96%的学生。事实证明:人生目标的确定,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至观重要!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空洞乏味的人生。当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把“民族复兴”作为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时,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呢?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更加具体的目标,每一个目标综合起来,一点一点地去变成现实,这,就是成功。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也是让“马上有目标”兑现成真的开始。我的第三个愿望是:马上有行动。坐而论道易,起而行之难。只有行动起来,你的目标才不会成为一句空头支票。在今年刚刚颁布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对“油菜花父子”对梦想的坚持令人叹服。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为了这个目标,35年来,父子俩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技术,自学钻研;没有专业仪器,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没有经费,卖掉中巴,全家举债。因为不被理解和认可,曾经被罚款甚至被拘留。2007年,他们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轰动。2009年,父亲沈克泉去世了,儿子沈昌健坚持着油菜育种的梦想。2011年,他们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前赴后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和改变家乡吃油难的决心。
有一句话叫做“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意思是说,有的人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就努力去行动,不屈不挠地去实现它;而有的人却只是“常立志“,理想只停留在语言上,但却没有行动去实现。东汉时代有个叫陈范的人,立志要“成大事,扫天下”。但他连自己的庭院也懒得打扫。为此,人们讥笑他,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学生中也不乏这样的人,只是空谈理想,却在需要行动时怕苦畏难,需要坚持时半途而废。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行动的最佳时机,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每一个目标都能马上成真。
开学了,七年级的同学们将开始14岁青春的第一步,八年级同学们却将更多感受到青春的责任与压力,九年级同学将在120天的复习与磨练后走进中考考场,经历人生第一次严峻的考试,一个一个梦想需要我们去努力耕耘,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舒活筋骨,抖擞精神,把身体、精神、状态都拨到一个最佳频段,开足马力、马上行动,用实干去迎接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去催生、绽放“马上体”祝愿里萌动的每一个希望与期待。
最后,祝愿老师们工作愉快!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