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室如何装备?你们准备使用怎样的信息交互设备?这将决定一个学校未来教育教学的走向。”建装中心邹建源主任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他的观点。“使用怎样的教育装备应该基于对学校课程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信息化教育装备推进的重点是要注重课堂教学,服务于师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相关功能要能满足智慧校园的实施。”
2015年5月19下午两点花园中学(常大)过渡校区数学课程基地一场花园中学新校装备建设对接会就此展开,会议开了4个多小时。教育局王定新副局长、计财处纪忠处长、朱奎生主任、信息处熊青云处长、建装中心邹建源主任,以及中心的蔡伟宏、费云舟、冯建飞、杨红琴等专家和以邓勤校长为首的学校新校文化建设与教育装备团队成员一起全程参与。
邓校长精心准备,她从教育信息化设备十大系统开始谈起,由面到线详细介绍了新学校对教育装备的需求与设想,强调学校对先进教育装备的设想是全校师生对未来新校的一种期待和梦想,更是花中的一次再创业。
学校希望新校普通教室能装备支持师生互动的信息化装备,不管是交互一体机还是交互白板,都要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满足师生对智慧校园的期许。学校希望每个教室能装备电子班牌,既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舞台,也将成为学生课外阅览的一个窗口。此外在学校特色发展方面也有自己的主张,比如学校三大中心之一的“名文化 ”中心的整体设计 、体育馆舞台LED全彩屏、整个楼面的数学课程基地、围象棋、烙画、油画、航模等花中特色发展所需的装备,邓校长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听取学校汇报后,建装中心装备专家对学校需求的各类设备逐个进行了论证,提出不少改进建议,同时介绍一些成熟设备和新技术。提醒学校要立足当前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装修、家俱、设备要一体化通盘考虑,同时要考虑一室多用、功能整合,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空间方便学生使用,比如三个理化生探究实验室就可整合在一起,空出的教室就可改为学科教室,为未来走班教学作准备。
计财处领导则提出学校的设备要根据功能来定,设备的添置要有阶梯式发展思路;要给学校未来发展留有空间,要有一定数量的“留白”;学校的文化布置要能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师生的主人翁意识,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形成共同愿景,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王局长则肯定了学校的过渡和新建工作,认为花中校安工程建设可以概括为“三个有”:“领导有方”“管理有力”“工作有效”,对学校的搬迁、工程土建、装备配置工作表示满意。同时建议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围绕“花园”二字多做文章,在色彩运用上多加思考。
专家们的建议拓宽了我们的思路,我们将严格按照倒计时的要求统筹安排工作,细化落实各项要求,认真抓好节点工作,争取新校装备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发展迎来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