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的时间与黄晓明婚礼的时间相撞,而各大媒体对黄晓明婚礼时间的报道,势头明显超过对屠呦呦的报道,从而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进而演化成了人们对于职业、价值观、人生意义的探讨。初中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在雏形期,需要得到适当的引导。八(8)班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黄晓明和屠呦呦进行了一场辩论,在班级讨论下将辩题确定为“我选择屠呦呦式的奋斗方式”和“我选择黄晓明式的奋斗方式”。
围绕辩题,双方辩手分别进行陈述和辩论。屠呦呦方认为,屠呦呦多年探索,少有人关注,在“三无“(无实验室、无课题经费、无奖金)的情况下,依旧致力于科研,研究出了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挽救了千千万万的生命,造福后世,他们愿意选择这种如翠竹般立根破岩、不慕名利、顽强拼搏的人生奋斗方式。黄晓明方认为,黄晓明作为一个影视明星,也是从一个草根,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才有了现有的成就和财富,在创业的途中,积极把握机遇,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人。虽然在镜头前他总是光鲜亮丽,但是,背后的艰辛和坚持,却也鲜有人知,他们愿意选择黄晓明式的积极入世、勤勉求进的人生奋斗方式。
整个辩论会气氛热烈,同学们观点鲜明,辩论有理有据,思想积极健康,用班主任的话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在辩论的结束,班主任对于这次班会给予了总结,她希望通过这次辩论形式的班会让大家明白:1、我们不能因为舆论的导向,就失去了对价值观的客观判断,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2、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成功没有大小之说,不能拿金钱来衡量。3、不管成功与否,我们不能忽略奋斗道路上的坚守。坚持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最令人振奋的是,在班会结束后,邓勤校长对我班同学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对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和人生经验的初中生而言,辩论赛是有很大的挑战性的,八(8)班的同学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她同时鼓舞大家:“……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肯奋斗的精神……我们更应该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在学习上像他们一样不断奋斗,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在中考取得佳绩。”
相信在邓校长的肯定和鼓励下,在老师们的栽培下,我们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