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封阳台——12月3日,七校联盟市级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溧阳市光华初中的杨文娟老师和金坛区白塔中学的虞丹敏老师分别执教了《明天不封阳台》,为我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的精神大餐。
杨文娟老师立足于“在情境中把握文本内容,感悟作品主题”,通过六个具体的教学情境(“我”的自述、“我”与妻子、孩子、鸽子的对话)让学生在角色代入的同时,更好地梳理了文本的脉络,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小见大,体会了朴实的文字背后所寄予的丰富内涵,即“爱护所有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生命。”最后杨老师宕开一笔,拓展延伸,让学生领悟到不封“阳台”是远远不够的,人类最先应该打开的是“心中的阳台”,与自然和谐的相处。
虞丹敏老师通过情境假设导入了新课,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封阳台的决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变化”“鸽子给我带来什么思绪”),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虞丹敏老师不仅挖掘了文本背后思想内蕴,同时讲解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通过一节课,让孩子“读懂一个内涵”、“感悟一个主题”、“学会一种方法”。(张钧泽)
两节好课——我校数学组苏红和来自武进卢家墅中学的汤老师展示了两堂同课异构的高质量的数学公开课:《二次函数》。课堂上精致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热烈的合作探究氛围,让听课的老师赞不绝口。
课后,各校老师进行了热烈地评课,一致认为授课老师从备课、上课无不体现了细致、认真,严谨的态度,同课异构的形式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建设营造了十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研室徐德同老师认为两堂课都有各自的风格,非常精彩:汤老师教学结构紧凑,知识巩固量大,知识点的突破和巩固做得相当到位;苏老师更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层面的引导,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对课堂的驾驭更好,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各自优点都非常突出。(吴剑)
灵动与高效——本周六上午,七校联合开课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我们有幸聆听了王珂老师和苏丽老师的两节精彩绝伦的好课。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教学内容为8A Unit 6 Intergrated skills。可以用四个字来高度概括这两节课,王老师的课“灵动活泼”,苏老师的课“扎实有效”。王老师基于对学情分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剪辑处理,力求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此外,王老师独出心裁,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以观鸟协会的成员身份感知学习内容,并且最后让学生体会“如果你是鸟、、、”的身份,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方法,苏老师的课落到实处,将整节课设计为三个自然衔接的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化解知识难度,不断内化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宋教研员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教研员强调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建议诸位老师打破传统课型的束缚,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语言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冯雪)
教研结合求高效——2016年12月3日上午,常州市7所公办初中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开展。市兰陵中学的殷敏娟老师和新北区吕墅中学的吴健老师围绕《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开设了两节市级公开课。两位老师的课都紧密联系生活,都以实验为基础,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生活化-社会化-生命化”;关于铁生锈的条件,都让学生根据猜想,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方案。
殷敏娟老师的课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面广,思考度大,教学设计层层递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好,老师能够机智的利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变成课堂的生成资源,启发性的教学。
吴健老师的课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通过适时适度的引导,让学生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设计实验方案并评估,用自身的教学智慧让学生展示自我风采,整节课教师的教学预见性比较强,教学设计好。
两节课后,听课教师分组讨论,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对他们精巧的构思,熟练的教学能力高度赞赏,并重点分析两位老师 “同”在哪?“异” 在哪?
最后,市教科院吴永才老师对两位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两位老师课的开放度不一样,实验方式不一样,一个重探究,一个重验证。并反问在座教师,能否将教学流程倒过来?先讲金属回收,再讲如何防锈,最后探讨铁生锈条件。接着吴老师围绕“4、3、5”三个数字跟我们探讨教师的教学。4:教学四大危机:教师与学生好比人与牛,上课方式①牵牛②赶牛③引牛④放牛。良好的教育基于人性,我们的课堂是哪种方式?,我们把学生当①产品②容器③囚徒④动物?值得深思!3:现在初三化学课堂的三个走向:宏观 微观;定性 定量;静态
动态。5:课堂教学五条线索①情景②问题③活动④知识⑤认知。
本次活动为我组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老师在教学、评课上得到提升,受益匪浅。(褚迎春)
技术参与更精彩——互联网时代下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今天在花园中学的梦想教室里,来自兰陵中学的张永康老师和来自我校的袁云霞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历史课。
借助青果平台和平板电脑,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通过查找资料、制作思维导图、表演展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两节课营造的开放式的课堂和个性化的学习氛围,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作为“E+课堂”的尝试,两位老师的课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讨。课后,在历史教研员黄天庆老师的组织下,7所学校的老师分组讨论并提出了自己对两节课的看法和建议。老师们还围绕“技术手段怎样更好的应用”和“互联网时代怎样更好的实现历史核心素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毛璐)
风格迥异共精彩——本此生物课的课题是《生态系统的组成》,两节生物课同题异构,分别由金坛白塔中学的高菊菊老师和兰陵中学的吴丹老师指教。高老师精心设计,从金坛长荡湖的宣传片引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通过让学生自制小型生态系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展现,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轻松掌握本节的知识。吴老师虽是一名男教师,但富有亲和力,课堂结构紧凑、思维流畅,问题引导细致巧妙,举例贴近生活,重难点突出,化难为易。两位老师上课虽风格不同,但都能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学习,让生物课堂生动而富有活力!(陈萍)
水乡谈水——12月3日上午,七校地理老师一起联合教研。新北区吕墅中学的胡芸雅老师和溧阳光华中学的朱莉红老师就初二上册地理《水资源》进行同题异构,分别带来了两节精彩的课。两位老师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课堂设计侧重点不同。胡老师侧重于通过读图理清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时间空间的分布和水污染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思路清晰,节奏紧凑。朱老师侧重于生活中用水节水的情况,设计不少小活动让学生体会水资源现状,贴近生活。两位老师还都结合常州本地情况,突出常州在用水节水方面的实例,渗透乡土地理知识。课后,听课老师与两位老师一起探讨改进之处,共同学习进步。(邵洁)
高水平PK——我校承办的“七校联盟活动”,美术学科迎来了两位外校优秀教师的公开课,一位是来自武进的周老师,教学手法老辣,课堂教学水到渠成。另一位来自溧阳,教学经验丰富,屡获教学比赛大奖,对于同题异构,两位老师都作了精心准备,通过八年级《蓝白之美》一课将演绎一场高水平的教学PK。
首先,狄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资料丰富,将传统的工艺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学生获益匪浅,一堂课结束,学生意犹未尽。周老师的课显示出周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节奏如行云流水,练习环节紧扣主题,设计巧妙,学生课堂收获满满。
评课环节,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车老师也给予了两位老师高度评价——是典型的一堂好课。所有听评课的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都感到很有收获。(邱伟刚)
身边的网络——12月3日,花园中学举行了7校联合活动,我们信息组的陆丽娜老师和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的王可嘉老师以《构建身边的网络》为课题,开设了两节同题异构课。两节课风格迥异,让听课的老师收获满满。
陆老师的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家庭有线、无线网络构建的情境,先让学生虚拟实践了家庭无线路由器和相关硬件设备的连接方法,然后让学生在硬件设备上进行实物操作,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硬件连接的方法。接下来,陆老师又设计了路由器配置的实验环节,学生有的负责ip地址的设置,有的负责参数的设置,有的负责实验结果的记录,有的负责用平板记录实验过程,忙的不亦乐乎。通过几个实践操作,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家庭网络构建的方法。而王老师的课则偏重理论,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网购为主题,将相关知识点穿插其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一些原本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也是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课后,听课老师各抒己见,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客观的评价,教研员朱世周老师最后也给予两位老师的课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这两节课上的都很好,无论是课程的设计,教学的流程,还是对学生的引导,都体现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最后朱老师也对两节课给予了一些小建议。(穆瀚均)
精彩篮球赛——2016年12月3日上午,在花园中学崭新的体育馆内,吕墅中学的邹小红和卢家巷中学的钱一峰老师分别开设了一节篮球运球课。体育教研室刘成兵和溧阳光华中学、金坛白塔中学、前黄实验中学等七所学校的老师前来听课。
两位老师上课内容充实,教学手段丰富,组织有序,每个人有各自的特色,能够利用语言和手势激励学生练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练习效果显著,课堂氛围活跃,给所有听课老师展示两节精彩的体育课。
上课结束后,所有老师都集中在一起进行评课。在刘成兵老师的组织下,各个学校都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大家气氛热烈,各抒己见,让所有人再次对上课的一些优缺点加深印象,互相提高。最后刘成兵老师进行点评,他肯定两位老师的优点,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场地布置不是很到位,口令与哨声利用不规范,练习密度和强度都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观察还要再加强。并建议所有中学老师在平时上课时也要注意这些细节,鼓励体育老师不要将体育课中考化,尽量上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的体育技能。只有学生热爱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的职业地位也就会越高。(高杨)
西南风情多精彩——本次七校联盟开课活动中,我校艺术组的刘晶老师与兰陵中学的高磊老师,共同以“西南风情”为主题,开设了同题异构课。刘老师与高老师在教学风格上截然不同。刘老师细致专业,把学生较难理解的民族管弦乐作品《瑶族舞曲》从部分到整体,抽丝剥茧,深入浅出的,帮助同学们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入手,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创作方法,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和魅力,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与西南音乐有关的音乐常识,还让同学们通过唱、奏、跳等音乐活动,充分体验到西南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喜欢上这首大型音乐作品。高老师则充分表现出作为为数不多的男性音乐教师的个人魅力,用风趣幽默的话语和亲切自然的教态,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此外,高老师还特别善于发挥想象力,恰当的运用和整合教材以外的优秀音乐素材,让同学们在熟悉和学习这些音乐作品的时候,充分调动起了学唱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的氛围都特别轻松愉快,就连原本在音乐老师眼里最羞于表现自己的男同学,都大胆的在课堂上一展歌喉。(周念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