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分解课程标准,让教学走得更笃实 ——花中开展《分解课标的策略与方法》校本培训讲座
发布时间:2018-02-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莫芹琴

年初八,上班啦!在新的学期工作第一天,花园中学就给各位教职工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食粮——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朱伟强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课程标准分解策略的专题讲座。短短三个小时理论与实践的洗礼,让花中老师们专注聆听、陷入沉思,这精彩的开学第一课着实让大家受益匪浅  

首先朱教授提出了三个基本问题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具体技术,即分解课程标准(界定学习目标)、开发评价,选择与组织学习经验,并提纲挈领地指出了本专题讨论的核心问题——课标(分配、分层)分解。随之朱教授理论结合实际,通过“细胞分化”这一知识点的课程标准提出一个问题:课标如何转化成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让大家在思考中引入下面对于这一概念的介绍。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经过一个课时的学习后形成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是具体的、可测可评的,它明确了教学内容,在方向上对教学的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组成,具体的表现格式为通过什么内容和方式学习(或在什么条件下),理解或会做什么,提高或体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这里,朱教授也列举了数学学科的课堂学习目标书写的案例,通过判断点和圆的关系的学习来深入浅出地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概念。  

其次朱教授提出了分解课程标准—核心关键词剖析方式。作为教师要确立学习目标,离不开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分解课程标准,就是分析一条内容标准的表述结构中是否具备了学习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那么如何分解课程标准?朱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基本实施步骤:分析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分析行为表现(核心观念和行为动词);确定行为条件;确定行为表现程度;写出学习目标。  

理论结合实际,朱教授通过区分“正方形与长方形”等不同学科的教学案例,更加直观切合地让在座老师们明确他所提出的理念,更加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取向、课程标准解读与课程标准分解的不同、分析课程标准的陈述方式与句型结构、分解课程标准的策略和方法,让教师们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内涵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能够依据课程标准正确细化课程教学目标,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正确落实课程标准的一把金“钥匙”。  

三个多小时的报告很快就过去了,而关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和探索却还在路上,朱伟强教授的报告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在教学探索的路上,在解读课标的过程中,我们永远在路上。最后张校长结合本次朱教授的讲座,联系本学期阳光课程的改革与评价等事宜,对在座教职工提出了提高课堂效率、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单元教学意识等要求,让我们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教学的改变发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