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团队风采>>文章内容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五周国旗下讲话——再谈三名教育,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发布时间:2015-10-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念祖

 

主持班级:九2班

主持人:瞿和悦

瞿和悦:九二班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集体,微笑之家是我们班的名称,每个同学都有着纯真的心灵和强烈的学习兴趣,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忙在学习和生活上我们都是一个大集体。初一到初三我们脚踏实地在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坚信在初三这个崭新的学年中我们也会更加成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初三这个值得我们拼搏的一年。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只有他永恒,这就是艺术,他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伴侣,亲近艺术,你将会从无知走向丰富,从浅薄走向深刻,从浮躁走向平和。艺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是我们感情的传递,是人类的天性,是生活的镜子。生活没有艺术无味,人生没有艺术无趣,自然没有艺术无意。所以艺术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我们也要有创造精神去寻找艺术创造仪式。

再谈三名教育,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是语言重要的补充方法,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处在文化范畴的最顶端。艺术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显得很神秘,有人认为艺术就是生活的奢侈品,但是,在我看来,生活离不开艺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接触艺术的权利,甚至热爱艺术的可能。在经济发达,社会资源相对比较富足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于物质层面,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享受,比如吃一顿饭,我们不仅要考量菜色的口味,更多的时候会把注意力放在餐厅风格和就餐环境上,再比如挑选一样家具,我们不仅要看它的材质和大小,更多的会在意它设计上的美感,艺术鉴赏力在此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艺术鉴赏力是一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艺术的熏陶,可以丰富生活情趣,陶冶高尚情操,提升审美能力,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位,甚至还会影响到科技发明与经济生产力,因为只有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民,长期接受艺术的熏陶,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跟创造力,才会在文化领域和科技创新方面作出杰出的成就,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在创新能力上超越我国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艺术是高于政治高于生活的,我们可以在很多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上看到著名艺术家的雕像,还可以在他们使用的货币上看到艺术家们的头像,由此可见,艺术在这些国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艺术对于中学生在德育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1994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美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校在花中办学理念“差异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指导下,学校德育处在校长室、党支部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开展了“三名”教育活动。“三名”教育主要是指以“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为主体的教育活动。我校把三名教育作为一个德育载体,纳入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名曲播放,名作介绍,名画赏析,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拓展知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规范行为,从而激起阅读、写作兴趣,提高综合素质。三名教育因此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学校开展“三名”教育至今已有十个年头,期间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绩,同学们通过“三名讲座”“三名校园广播”等平台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接触到了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著、音乐及美术作品等高雅艺术,丰富了广大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同学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高尚的情操,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整个校园充满勃勃生机。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三名教育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陶冶润物细无声,有力地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此外,在各级各类的文化艺术比赛中,我校也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许多荣誉跟奖项。今天借助这个平台,我想作为三名教育的主力教师之一,再一次呼吁同学们积极响应我校三名教育的号召,逐渐养成听名曲、赏名画读名作的好习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努力成为知识全面,品德高尚的优秀少年。  

最后,结合三名教育的具体要求,我校从本周开始将更换上下课铃声,下面,由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上课铃声为挪威作曲家约翰·约纳森创作的《杜鹃圆舞曲》片段,这是一首具备挪威民间舞曲风格的音乐作品,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原为一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上课铃声采用的就是这首音乐作品开头的两个乐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下课铃声为我国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创作的中国传统舞剧《鱼美人》中标题为“水草舞”的音乐片段,这部舞剧是借鉴古典芭蕾的结构形式表现中国神话故事的一次尝试,该剧广泛吸收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在表现方法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有所创新,对中国舞剧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下课铃声采用的是其中一个主要音乐主题的前两个乐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