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班级:八10班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是七(2)班的赵羽飞,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受端午节习俗 传承民族精神》。
提起端午节,很多人会想到一个不朽的名字 ——屈原。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就有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楚国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mì)罗江身死,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拥有着许多传统习俗。
端午节这一天,早晨家家吃粽子,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各地还会举办大大小小的龙舟赛,在急鼓声中划动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家家户户还会在门口悬挂菖蒲、艾叶,杀菌防病;在手腕、脚踝上缠绕五彩丝线,祈愿安康;老人们会制作漂亮的香囊,让孩子们佩戴在身上……
为了让人们了解端午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在2008年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在当下洋节泛滥的时代,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渐渐对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兴趣,而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极力推崇,过得津津有味。就连不少从传统里走过来的人也都在叹息:年味淡了,节味变了。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身为华夏民族的未来,我们怎能让传承了千年的文化毁于一旦,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中华的传统节日走向复兴之路。在空余时间,多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积极参加传统节的活动。为传统文化做宣传,在社区中张贴传统文化的海报,开展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我们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
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