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课程>>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有感
发布时间:2012-11-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澄一

 

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有感

 

十月中旬,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这场比赛就好像一个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反应虽然早已结束,比赛结果业已揭晓,但是它产生的光辉,象一盏航标灯,正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点燃自己专业发展的动力源。

 

反应时间——三天,也许更多……

 

基本功比赛的时间只有1016日至18日短暂紧张的三天。但九月份,我重新翻出厚厚的教学论、新课程标准以及熟悉又陌生的高中化学课本,每天完成学校繁忙的工作后,伏案开始整理复习这些专业理论知识,我的比赛提前四十五天开始了。如果专业知识和实验两个比赛项目可以在赛前突击准备的话,那么教学设计、模拟课堂,粉笔字和演讲又是深深植根于自己日复一日平凡的课堂教学中,年复一年琐碎的班级管理中,假如这也要计算在内的话,那这场比赛真是“十年寒窗”了。所以表面三天的比赛,背后却是教学基本功累土聚沙的长期积淀。

 

反应条件——公开+高压

 

本次比赛由省教育厅举办,省教研室承办,无锡江南中学协办。江南中学有条不紊、周密详实的安排,为比赛顺利的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五位化学教学的知名教授,五位特级教师、教授级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和三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以严谨、负责、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为每位参赛选手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不仅是大家的风范、名师的品性,更发现毛躁的自己确实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更上一层楼。

 

作为常州市基本功比赛的二等奖参加省赛,我是幸运的,怎样能抓住眼前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众多选手和专家面前展示自己,这是来自于自己的压力。

 

常州市教研员李军老师和董小川老师在备战过程中,不放过我在实验、教学设计、粉笔字等项目中暴露出的细小问题。花园中学邓勤校长在比赛前,帮我卸担子,让我能轻装上阵有更充沛的精力准备比赛。在趣味实验的前期准备时,我校的钱兴荣老师献计献策,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化学组的老师主动承担了比赛期间我的教务工作。他们对我的期望,都让我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比赛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战斗,我身后有那么多的同仁在一起担当;比赛不是我个人的成功和失败,更肩负着展示常州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重担。所以压力是肯定的,而且是高压。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当省教研员倪娟博士宣布成绩时,所有选手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了。

 

生成物——精神财富弥足珍贵

 

我尽管在比赛后取得了比预想更好的成绩,但是就好像学习一个化学反应,我们不仅要观察让人意想不到的现象,还要分析反应的本质一样,所以比赛后的精神财富却是值得自己回味。这笔财富中不仅有教授和特级教师们严谨治学的专业精神,还有合作完成趣味实验的乐趣,也包括重温教学论,课程标准时带来的点滴感悟,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比如理论考试中,因为笔算能力弱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失分,这与平时自己过度依赖计算器有必然的联系。再如课件制作的环节,我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完成,这样已经没有时间再审核课件和熟悉教学设计,而最后导致在模拟课堂环节中出现超时的尴尬,从中反映出自己平常多媒体使用中缺乏锻炼和思考。这些动态生成的财富,细细品来都是自己以后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可或缺的明灯,有了它,才能照亮自己前进道路上需要努力搬开的种种路障。

 

反应物——平凡的我们

 

从区赛、市赛直到省赛,磨练的不仅是我,而是一群和我一样普通平凡,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初中化学教师。在这样的一场大赛中,我们一起接受知识风暴的洗礼,发现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在一次次专家评委苛刻挑剔的眼光中重新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理念;在观看实验录像后才明白自己实验基本操作仍存有不规范的地方……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反应中,不断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身的缺点,向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方向努力着,坚持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