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教学设计
王志芬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安排了洲——地区——国家三个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中东》作为“地区”这一尺度第一个出现,研究它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学习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掌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及热点问题,创设特殊情境,激发他们对中东动荡不安局势的感受、思考及表达,并最终积淀为他们精神世界中的东西——呼吁世界和平。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东是一世界的热点地区,以及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难点:分析中东的咽喉要地: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及土耳其海峡的战略意义。
二、 学生起点行为分析
1、这一届七年级学生在美伊战争时还是小学生,所以大部分不大关注时事的同学对此印象并不深,但仍有一小部分了解得稍多些,针对这些情况,本应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但由于竞赛的限制,我把点子打在精心选取并制作有代表性、学生易于接受的视频资料上。
2、 对于那些对美伊战争有所了解的学生也只是知道打仗,但对这一地区为什么战争并不了解,但贵在孩子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有一部分孩子有强烈想知道美国为什么想攻打伊拉克的愿望。这种学情给了我设计好本节课以极大的自信心和使命感:满足他们求知欲是我应做的事,也是我能做好的事。
三、教学思路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决定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学习法,即通过教师精心设疑,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来延续和充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开课时我首先用几句开场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自己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心目中,体现随和平易的人格魅力。在通过丰富的视频资料给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有关中东的战争及战争中的中东人民的境遇与学生研讨、交流。(师—生交流)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中东为什么总打仗?”(生—师交流)然后抛出依据学生认知规律而精心设计的探究题第一组、第二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讨论、探究。与小组成员间合作、交流。(生—生交流)最后对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对共性的有难度的问题,由教师在适时、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生—师交流)初探结果出来后,此时峰回路转,我又进一步提出为什么中东处在一个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就会战争不断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其好奇心理,进入问题探究第三组,(师—生交流)当最终学生发现自己的探究结果时,既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还伴随那么一点点成就感。随即开展的“我是军事观察员”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自我分析”及“我的推荐”两个小栏目的设置,完成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通过以上“师—生” “生—生”“生—师”之间的多向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并且尤其突出了学生的“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学生多向互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
学法: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对比、综合分析等方式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广泛占有时事资料,制作绘声绘影视频,制作flash课件,设计探究题及评价单。
学生:每四人一个小组,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出小组长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在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因为总是不断地发生一些重大事件而吸引全世界人的目光,从而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接下来,我们就共同关注一下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一些大事。 谈话交流:这两则新闻分别报道了什么事件?这些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些国家或地区?根据刚才的两则新闻结合你平日对中东的了解。说说印象中的中东。 教师承转:今日中东如此,翻开现代史,中东又战况如何呢? 教师引导:迄今为止,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段资料完善一下添加点什么? 谈话交流:从历史到今天,中东一直征战连绵,动荡不安,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长期的热点地区。这样会给当地人民带来些什么呢?
展示课件:图片一
学生活动:如果你就是这位伊拉克老人,面对炮火和硝烟,你想说些什么呢?(体验伊拉克老人的感受)
展示课件:图片二
学生活动:你知道他,这个美军士兵的内心世界吗?(体验美军士兵的内心世界) 精心设疑:好,现在,你能告诉我此刻正萦绕在你脑海深处的最深的疑问吗?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就中东总是战争不断呢?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老师有一个疑问,中东它为什么叫中东,中东这一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教师讲授:中东的由来 展示课件:中东、西亚政区图
师生归纳:中东包括了除土耳其之外的西亚各国,中东比西亚多了一个位于非洲埃及以及土耳其在欧洲的一小部分。
教师指导:请学生拿出探究题第一组和第二组,先独立思考,把你自己不能解决问题的做个标记,再组内研讨这些问题,对于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小组长负责做好标记。
教师指导:说说你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 教师指导:对于共性的问题、疑难问题,教师展示课件,予以点拨。
教师设疑:为什么中东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上,就战争不断?
教师指导:提出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活动: “我是军事观察员”。
教师引导:大家要善于运用地理知识,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生小结:中东是长期的热点地区,以及其中的一个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
学生看图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动脑思考
学生活动:分角色朗读
学生活动:完善教材资料。
看图
有感而发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读52页8.4图及第3页6.4图比较中东和西亚范围上的区别
学生看图
师生归纳:中东包括了除土耳其之外的西亚各国,中东比西亚多了一个位于非洲埃及以及土耳其在欧洲的一小部分。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活动: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别的小组同学帮助解答问题 学生活动:展示一、二组题后的初探结果。
学生活动:进行问题探究第三组。
学生活动:提出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共性问题教师展示课件,点拨疑难,填写探究结果。
结合老师给出的当前国际局势资料以军事观察员的身份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美国攻打伊拉克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练习
|
从图片中发现今天的内容
让学生对自己所处环境进行整体的思考,全球是联系的
学会观察世界,关心大事
激发他们热爱和平的感情
自己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加强综合读图能力
归纳总结很重要
协作进取精神的培养
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深入探讨问题
从自己做起,让学生感受军事家的判断
运用地理知识,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巩固反馈 |
七、教后反思
整个一节课下来,老师上课还是比较顺畅的,学生反应也是比较积极,回答问题的质量也还不错,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课,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虽然能有所了解,极为平时就积极的同学是了解的,但是对于各位同学的个性还缺乏了解,导致举手的同学中有些回答问题频率比较高,有些则没有喊到,这点对于好不容易举手的学生来说,本来是应该好好表扬的,但是最后没有表扬到,这是老师的问题,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广度,要照顾到各位同学。另外就是对于世界地理,学生们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外面的世界了解较少,尤其是女生对于和军事有关的都不太了解,对于这节课,课前的准备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一方面准备提前让学生多注意世界新闻,另外在课堂空余也给学生们多讲讲世界各地的新鲜事情和军事等新闻。作业的情况也还不错,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只是做了部分,而且学生的别字也是比较多的,以后的教学中会注意时间的把握和文字的书写,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