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全组六位同志在学校教务、政教、地理教研组长等领导的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了全校两个年级23个班级的地理教学任务。
一、教学常规:
在教研组统一组织下,针对学生特点和老师的实际,全体成员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环节,认真钻研教材,大纲,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注重“双基”教学,充分利用地理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多媒体等,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学地理的方法指导,强化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学地理的能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
二、教学研讨活动
1、 积极参加常州地理教研团队的活动,开学初听了沈斌老师作的关于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策略与评价的报告,期间还参加了刘霞主持的地理教研活动,并且新教师还积极参加了刘霞组织的地理读书会活动。
2、 积极开展地理校本教研活动,每两周一次,落实学校有关精神和开展地理教研活动,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指导新教师和非专业老师教学工作。
3、本学期经常去兄弟学校听徐小红教师、时东英老师、张翠等老师的公开课、集体听课、互相交流学习,大家取长补短获得进步。
4、12月学校的对外公开课上旅游地理精彩纷呈,极大的满足了选学学生的求知欲。
三、工作特色
团结协作,踏实肯干,平时教学过程中研讨气氛浓厚。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组教师团结一心,集思广益,形成了我组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1、坚持集体备课,实现资源、人才、信息的共享。
我组特别重视集体备课,把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同备课组教师每两周有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既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做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布置作业和测验。集体备课时,对过去的一周教学体会进行交流,效果显著,一起交流教案,使教案中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得到统一,教学方法得到取长补短。集体备课还采用短小、综合、灵活的特点进行活动,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合在一起进行备课,采用既分又合的方式,利用组会或听课后的时间等进行交流、讨论,既互相学习,又使初一和初二的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块,使地理科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 坚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组内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达20节以上,并且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每人每学期必须上一堂公开课,相互听课评课,共同促进。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课堂教学"活"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质量得到提高,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尽可能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印象,提高兴趣,因势利导。
3、新教师的培养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建议和相关理论文章,在教学上、为人师表上和课堂管理上都给与极大的帮助,师徒相互听课,并总结经验,使新教师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最大的经验,教研组还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六个一”基本功大赛,尽快的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的转变,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努力方向
坚持教带研,以研促教,相得益。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建立初中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库,使各资源得以充分运用。
09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