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课程>>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分析 七年级政治学科
发布时间:2011-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褚寒艳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分析  

七年级政治学科  

一、      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选择题难度较大,主观题相对来说能稍微简单一点,难度比在7.5,试题覆盖面较大,呈现4大特点:  

1、 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试题在选材料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作为突破口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例如二大题第二小题,选取学生在进入初中后所面临的问题,就怎样顺利度过初中生活设问,考察学生面对新环境注意的问题。  

2、 试题的设问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选取的材料与设计的提问,都突出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与运用知识解决平时所遇到问题的能力,确立最基本的是非观和基本的思想品德素养,而对观察,分析,比较,拓展,创新等能力要求不高,切合初一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求。  

3、 试题能够紧跟时代脉搏,呈现时代特色。例如二大题17问就从热点问题“小悦悦”的故事入手,考查学生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和参与生活的能力  

4、 试题也注重学生平时对各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考查。简答题2小题的两个材料以及17题前两问的设计都考查了学生知识面的宽度与基本的是非观念和认识能力。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学生出错较多的题有一题491012小题。二题16题,二题17题的第一、三问。  

三、  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理解掌握不够。例如单选12小题对知耻的作用分辩不清。  

2、学生审题不细,抓重点词分析能力薄弱。例如二大题第17小题第1问不注意细致分析材料,尤其忽视了提问中有两问,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只答一问。  

3.学生思路狭窄,多角度思考问题、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不到位,灵活运用、迁移知识的能力欠缺。这一点主要反映在17题第三问。  

4.学生答题抓不住要点、使用政治术语准确表达的水平有待提高。  

5.学生对各种题型答题格式要求不注意。例如二大题173小问。  

6.本试卷试题的区分度不大,拉不开差距。  

7.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没有分开,评分标准也应该体现不同。  

四、试题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注重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平时教学就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切不可只扣教材说知识,一切只围着教材上的那几点知识转,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社会热点,并能运用课本知识去分析;真正培养起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平时的备课与教研。如果老师要求学生记忆考点的全部知识,会收到一定效果,但往往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平时要对教材、考纲、时政热点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认真钻研,真正使学生准确灵活的掌握教材的结构、体系以及与时事政治的联系,在头脑中建立知识体系和网络,在此基础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与运用。  

3、平时训练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答题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要让学生认真训练不同类型试题的基本格式,注意答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做到见题心中有数、答案标准规范。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规范审题、答题和书写是取得好成绩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在中考题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七年级政治备课组  

                                    11月18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