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课程>>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七年级集备3
发布时间:2011-05-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璐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教材分析

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而闻名于世,也是从秦汉开始的。如果说,秦开创了统一国家的模式,那么汉则是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大一统突出特点发展纵深的典型朝代。而本课所介绍的内容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进一步扩大版图,发展和巩固大一统事业的皇帝——汉武帝。本课内容是七年级上册中的一个教学重点,是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的重要内容。本课是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三目组成,分别从思想文化和政治方面介绍了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使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对秦始皇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史实已有所了解,所以学习此课的有关概念时已不生疏。初一学生们对于古代政治制度理论兴趣不大,应将枯燥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多种形式的途径讲授清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有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的史实。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能正确评价汉武帝。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知汉武帝是中国古代一位有着雄才伟略的政治家,知道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从何时开

始的。

 

四、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对汉武帝进行评价。

难点:对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措施进行比较,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做出认同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看过《大汉天子》这部电视剧,它是介绍中国古代哪个皇帝的历史事迹的?

学生:汉武帝。

教师:电视剧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刻画古代人物的,而我们这节课是要从历史的角度真实地再现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建议:通过《大汉天子》电视剧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过在设计上可以更精彩些,可以先利用一些电视剧的剧照,引出《大汉天子》,然后再提问剧中的主角汉武帝,然后出示汉武帝的历史画,引入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汉武帝之所以能施展雄才伟略,是因为西汉初年的几位皇帝的统治为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政治保证。

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简单了解“刘邦建议”和“文景之治”的概况。

(建议再看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两个简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1、汉武帝统治之前汉朝经历过哪些帝王的统治?2、曾经出现过什么治世局面为汉武帝的统治打下了基础?)

教师:汉武帝时,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旧活跃,思想领域不统一,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为能更好的施展雄才伟略,他召集各地学者,询问治国方法。

其中一位叫董仲舒的学者提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大屏幕出示原文和译文)

(建议可以先不要出示译文,然学生看文言文大致翻译下内容,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再出示译文) 

让学生阅读后思考回答:“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学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介绍董仲舒的生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思考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的正统思想。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是文化专制的表现。

二、削弱封国势力

教师:出示西汉历史上有名的历史事件“七国之乱”和“金缕玉衣”资料,并介绍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思考“汉武帝之前”两汉的诸侯王势力发展的如何?

学生:势力膨胀,生活奢侈,对皇权构成威胁。

教师:出现这种情况后,汉武帝是如何做的?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什么是推恩令?”之后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用图示法,进行复述讲解。

学生思考:“推恩令”实质是要干什么?(削弱封国势力)

教师:这一法令与汉景帝时出现的“七国之乱”形成对比,而“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

学生: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寸土,削弱了封国的势力。

 

三、强化监察制度

教师: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另一个措施就是“强化监察制度”。

投影提问:

     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他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①

学生:通过研读教材,解决问题。

①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②主要是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和郡国官吏的监察

(本环节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监察制度具体的内容是什么/主要措施和职能。这个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就加以了解。然后可以通过设计两三道题目,把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回答,起到检测学生的作用,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目内容。比简单的问措施和职能的设置更好些。)

 

课堂小结

出示“西汉疆域图”。

结合所授内容总结:除了在思想文化上、政治上的措施外,汉武帝还在经济上推行新农具、新的耕作技术,兴修水利、改革币制;在军事上,打击匈奴等。他的政绩是多方面的,他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封建帝国。但同时他出击匈奴,大肆征兵,也给人民带来了痛苦。无论怎样,汉武帝时期版图扩大,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在课堂小结之前可以再设置两个内容,一个是介绍汉武帝其他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可以配以图片或是材料,让学生加以了解。二是应该在了解了以上史实的基础上设计“我眼中的汉武帝”,让学生来评价一下汉武帝,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要一分为二,平且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点的环境中,从多个方面去看待历史人物。最后再做课堂小结,这样课堂内容可以更加充实。)

 

建议:课堂教学要将重难点落实到位,并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中要真实地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教学形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更多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到点拨和穿针引线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