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协调一致、科学规划、课标引领、力争高效、实现共赢
二、主要工作
1、加强九年级历史备课组建设,促进备课组主动稳步发展。
1)、强化备课组集备意识与制度。开学初落实好计划制定制度,以市教研室发布的学科进度为依据,制定好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并上传至校园网。本备课组每周三上午第二节集备一次,地点在5号楼政史办公室。届时,将会邀请分管主任李小静主任莅临指导。集备活动要有主题,重实效。
2)、坚决贯彻听评课制度,备课组长每周至少听组内教师2节课,组内教师每周听组内1节课,听完要及时与被听课教师交流。定期将听课笔记本交到课程发展处登记备案。
3)、提高组内成员的独立命题能力,完善阶段检测制度。依据课程发展处的学期计划,本备课组要求每位历史教师要独立命制一份历史试卷,并能够在每两个月一次阶段检测中使用,学习命题理论,规范命题要求,提高试卷质量。检测后及时做好质量分析,让阶段检测真正发挥检测、反馈、调整的功能。
4)、利用龙城学业评价网的现有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九年级备课组长承担一个月的网络教研任务,上传内容可以是课件、教案、学科活动报道、试卷、复习资料等等,每周一篇。督促本备课组的历史教师加入常州市历史教师QQ群和花中历史教研组QQ群,均使用实名制,以便及时沟通信息,传递材料。
5)、贯彻历史教研组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学科特点,积极承办“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系列活动”,做到有方案、有组织、有总结,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充分发挥备课组内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群策群力,形成教学研究的合力。营造备课组内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7)、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九年级历史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历年江苏省各地的中考题库、学生易错题库、教学资源库、教学课件库等等,以期形成系统规范的备课组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2、进行新课标的学习和课题研究,提升历史教师科研能力。
1)、充分利用集备时间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建议,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理念。本组教师利用开学初的一个月学习新课标,一个月后写好心得,参加教研组交流。
2)、本组重视教科研实践,及时记录教育教学心得,为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强化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制度,打造高效课堂。
3、强化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制度,打造高效课堂。
1)、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教师从研究2012年历史中考试卷入手,分析得失分数的原因,“以考促教”,做好信息交流与研究工作,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以“聚焦课堂”为契机,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型学习,研究有主题。贯彻课程发展处的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开课1节,每两周开设一次公开课,时间定为周三上午,开课要做到先集备,个人二次备课,再试讲找问题,最后开课,开课力争有质量有亮点。开课时,组内所有教师必须到场听课,听课结束后立即评课,做到即听即评。
3)、重视九年级本学期期的历史新授课,扎扎实实开展新授课的研究。对复习课、试卷讲评课进行充分地研究,为下学期长达半学期的中考复习打好基础。
4)、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利用学校为每个教室配备的多媒体设备、录播教室等信息技术平台,以图片、表格、视频、文献等资料丰富历史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安排
月份 |
具体工作及完成时间 |
九月份 |
1、备好开学前两周课( 2、开展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讲实效( 3、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9月5、12、19、26日) 4、备课组长听评课(每周2节)组内成员听评课(每周1节) 5、认真集备,迎接“聚焦课堂”之开学调研 6、完成九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7、积极承办,组织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系列活动 |
十月份 |
1、命制一份阶段检测试卷(第6周) 2、认真集备,备课组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10月10、17、24、31日) 迎接学校课堂教学诊断和“聚焦课堂”之毕业班教学活动,以及迎接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 3、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教研组联合教研活动(与北环中学)(第9周) 4、动员组内成员积极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第10周) |
十一月份 |
1、期中考试(第11周) 2、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11月7、14、21、28日) 3、参加期中分析会、家长会(第12周) 4、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对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第13周) |
十二月份 |
1、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12月5、12、19、26日) |
一月份 |
1、认真集备,开展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1月2、9、16日),迎接“聚焦课堂”之复习教学的检查(第20周) 2、期末考试(第22周) 3、认真总结,做好本备课组学期工作的总结(第23周) 4、参加九年级家长会(第23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