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课程>>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历史教研组三年主动发展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1-05-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小燕

历史教研组三年主动发展工作总结

2008——2011年)    

我们历史教研组是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集体。2010学年又引进一位新教师,所以全组已有专职教师6人。全组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有着担任历史教学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以“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教育大会,提出9项建议,其中之一就强调“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里,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得到确认,教师的工作作为重要的专业和职业得到确认,教师发展的意义得到确认。

我组的六位教师,各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张孟仁老师学识渊博,为人和善;徐小燕与李雯老师年富力强,有着较强的课改精神;青年教师袁云霞、毛璐与孙丹充满激情,自信,有潜力。

忙碌而又充实的三年转眼即逝,回顾总结这三年,有取得一定成绩的方面,也有需要在今后积极改进的地方。审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迈向明天,为教育事业奉献,为教育事业尽职。

 

一、理念目标

我校的新提出的办学目标是“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体现了我校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对老师的培养,给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给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展示机会,促使教师更好的发展。

着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历史组近年增添三位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充分利用了历史组现有师资资源,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工作,并尽可能地给青年教师搭设舞台,提供机会,使她们在教科研活动中经受锻炼,尽快成长,尽量做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胜任教学工作,五年成为教学骨干。” 的目标。

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探求、感悟、反思,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投入教科研工作,争取有成果。努力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积极争创优秀教研组。

 

二、主要成绩

1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合格的人民教师。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师德建设、师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此,经常地反复地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逐条对照检查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无违反的情况、不到位的情况,并记录下来。若有不到位的情况,写出补正的措施;及时补正。其次要每天笑对学生,给学生一张笑脸,说一句关心鼓励的话,将爱生要求具体化。

2、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抓好继续教育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也面临着如何面对加速发展的社会进程的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甚至人才标准,也不断受到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挑战。因此,各种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不断地产生,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更新,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也会应运而生,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在新的三年规划期间,阅读了一些教育理论杂志,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心得体会,写教学反思,写教学论文。大部分教师自费订阅了专业报刊,及时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研究教学动向。

3、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脑力劳动,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和综合运用。因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是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最主要的途径。

①在这期间,我组教师积极参加了市、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认真备课,并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向书本请教,向同事请教,向学生请教,将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及时记下来,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对照,并把这些记录及时进行整理,撰写出了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转变了以往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成效地学习,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而应该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②坚持做好教学反思

反思能力的养成可以说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可以找出缺点,并设法改正或改进,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

③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因材施教,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指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才能造就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学生的一生幸福打好扎实的基础。

④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

新课程中有一个新的重大要求:课程的综合化。只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其实,不仅仅是不同学科,同一学科的教师也应该相互合作。

组内老师分享备课计划、内容、资料,相互听课,同时加强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

4、组内教师取得的成就

    我组2009年荣获市“巾帼文明岗”,2010年我校历史教研组获得常州市基本功竞赛的团体奖——组织奖。

李雯:要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验与改革。首先参加了组里的市立项课题《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又在201012月积极申报校级课题。三年中,每年都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或获奖。此外,还积极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实践。通过自我钻研,已能自好地操纵以计算机为中心包括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投影机在内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已拿到《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证书。三年中带过两届学生,两个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流动红旗。每学期班主任工作质量评价效果好。

袁云霞:从七年级带至八年级的9班,在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在文体活动方面,成绩一直不错。尤其在八年级的时候,八(9)班还被评为市“先进团支部”。在今年花园中学与朝阳中学举办的说课比赛中,精心准备获得了二等奖,给教研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今年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举办的优秀教学设计模式论文评选活动中,论文《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几点体会》获得二等奖,在2010年的暑假,还报名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的培训,并与11月参加了全国教育硕士的考试。

毛璐:通过努力,在学校的第二个三年主动发展中,也取得了一些荣誉,先后获得了青年教师“六个一”教学基本功竞赛的三等奖和一等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竞赛优胜奖等,在2010年在《读写算》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让技术碰撞历史》。

孙丹:担任了七年级历史备课组长的工作。参加了花园中学与朝阳中学联合举办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取得了第3名。

徐小燕: 参加了教研室的常州市历史学业评价小组。阅读了一些教育理论杂志,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一篇教学设计获得国家级论文二等奖,一篇为省二等奖,两篇文章获得省三等奖,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历史专业学习报上发表了一篇专题复习。20104月份开设了九年级专题复习的市级研究课,同年12月份拍摄了市精品课。主持的《通过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被立为市级“减负增效”的课题,本人获得三等奖。三年带了2位徒弟,其中一位已经挑起了九年级的重担,担任九年级的备课组长,另一位是七年级的备课组长。

 

三、努力的方向

1以反思促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越来越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新事物、新变化。因为“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拿老眼光和经验来对待一切问题,恰好犯了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就象斯宾塞•约翰逊在他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所说的:“预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追踪变化,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适应变化,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改变,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享受变化,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
    因此,要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长的速度,教师应该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更应该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
2、始终保持专业的情怀——激情
    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的职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人们都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无上的荣誉承载着多少人对我们教师的嘱托,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责任之重大。那么要挑起这份重担,我们就需要有为之献身的激情。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份职业始终怀着一种激情,我们才能正视一切困难与挫折,才能承受一切委屈与压力,才能在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道路上走的坚定和从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今后的道路依然漫长。前方也许荆棘密布,但当你享受学生成长的喜悦时,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个日渐浮躁的年代,我们既要敢于冒尖,又要甘于寂寞。也许我们是清贫的,但我们也是富有的,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塑造着一群群鲜活的生命,难道不是吗?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要享受新奶酪的美味,我们就应该享受变化,尝试冒险。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怀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徐小燕执笔

2011年元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