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课程>>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2010-2011学年生物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1-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力

生物教研组、备课组2010-2011学年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做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

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我们组专职教师有五名,还有三名兼职教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领导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互相讨论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等,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我组顾嘉和刘建昌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四五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要倒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加上生物课从前年开始启用新教材,对我们老教师来说也存在着熟悉教材的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充分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们在复习大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结合教学内容,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物学热点。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人事件、神州14号飞船上载有哪些生物,有何影响等。我们组青年教师,也不断向老教师学习。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积极写好教后感、读书笔记等。在教学中,我们组全体同志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努力使课堂教学素质化落到实处,“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已成为我们教研组组风,对印发的每一份讲义、每一份练习,教研组组长都认真把关,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的前提下,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生物会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1、本组成员服从分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提前上班、推迟下班,每周业务学习、备课组、教研组活动都能正常进行。

2、认真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尤其是新课程方面的内容,再次认真研读《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撰写心得体会,并且相互交流,在教学中付诸实施。

3、每位教师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了适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各年级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确定出各单元的重点与难点,并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4、顺利地完成了省实验测试的任务,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会考,并在八年级会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会考及格率达到91.6%

5、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六个一”竞赛,取得了课堂教学第一的好成绩,全组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为参加常州市的基本功竞赛打下基础。加强说课、命题、评卷研究。将适当增加公开教学的次数,完成教务处的“派位授课”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发掘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的优长,多研究“常态课”,避免形式主义,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避免过分依赖教参的统一教学模式,形成有学校特色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鼓励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大程度的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互动,使每一位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顾嘉老师在2010年花园中学VS朝阳中学举办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竞赛”中,成绩显著,荣获优胜奖

6、刘建昌老师开了一节市级公开课《生态系统的组成》,李力老师在学校开了一节复习讲评课,获得好评。

7、李力在《新课程研究》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之,我们生物组在过去的一学期中,精诚团结,在教育教学及学校其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2011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