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课程>>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0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力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常州市花园中学生物教研组

 

 

忙碌的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我组的各位同仁主要做了以下这些事:

1、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

本学期我组的六位专职教师,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分别都还有其他的兼任工作,二位是在职的领导,政务工作都比较繁忙,还有二位则是班主任,特别是顾嘉老师既要担任九年级的班主任,还要跨头上数学课,可是我们都能做到两不误,认真集备。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学习反馈工作。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我组还试着进行了课堂转型,在七年级的新授课上让学生利用自己培养的新鲜植物为材料,从培养到观察到解剖,从而形成完整的植物结构和生长条件要求等系列知识体系。

在复习阶段则统一准备复习纲要,然后根据各班的情况再进行分层处理,通过小组讨论,自纠自查,然后老师重点补漏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指导,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期末考试中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获得较好的成绩。

每节课几乎都有实验教学,这是生物课的特色,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开学初,我组就制定好详细的试验计划,保证能够开的实验都要让学生完成。因为班级多, 实验室少,所以在开学初我们根据原有的课表,另外排出两个年级各自的实验课表,发到每个任课老师手里,从而保证各个年级的各个班都能有序的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让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经过每位老师的努力,这次期末考试,七、八年级的成绩都比较好,特别是陈志伟老师所带的班级,优势明显,可见教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作为考查学科,能获得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很不容易,不过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争取教的更好。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才能适应今天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本学期我组成员一如既往的继续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走出校门,分别去了上海、镇江以及本市的省常中 、市实验初中、正衡中学、二十四中、勤业中学等学校进行听评课学习活动,向同行学习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以期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准,从而提高我校的生物教学水平。

除了走出去,我们还积极参加本校的教研活动,本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积极设计并制作课件,让大家共享,同课异构,相互找“岔”,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也不忘展示自己的长处,响应学科发展处的计划,聚焦课堂,积极开设公开课,本学期我组共开设校级公开课3节,其中刘建昌老师积极尝试应用新技术,成了第一个在录播教室上课的老师,为全校老师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陈志伟老师则在学校的对外公开课上,向来至不同学校的同仁展示了我校生物教师的风采,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此外,我组教师还积极听学校里其他学科教师的课,争取博采众长,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我组各位老师本学期的平均听课节数达到22节。在进行学生测评时,各位教师工作都得到了学生的肯定,生物也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我组的教师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研究团体和相关的培训讲座,有四位老师都是学校研究生工作室的成员,积极参加工作室的活动,在周六听专家的讲座,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争取获得更好的发展。

3、相互帮助,促进个人发展

本学期刘建昌老师代表常州市参加了省生物教师的基本功比赛,在他进行课前准备时,我组教师能群策群力,在各方面尽可能给予充分的支持,协助准备上课的实验用具,试上课时大家积极听课评课,出谋划策,争取以全组之力助他成功,还特意请了教研员来校指导,最后刘老师不负众望,获得江苏省的生物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可喜可贺。

在努力工作和帮助别人的同时,我组的各位老师也没忘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本学期我组的教师分别撰写了相关的论文,顾嘉老师的《浅谈生物学分组实验的教学控制》和陈志伟老师的《“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都在《科技信息》杂志中获得了发表,我组的微课题在刘建昌老师的主导下也在有序进行,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大家的共同成长。

展望:在新学期里,我组将继续进行课堂转型的研究,争取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于生物教学的课堂模式;继续进行进行复习课的改革,编制高效率的复习试卷,争取在会考中再次获得好成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