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学生“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
围绕“追求有效教学,促进质量优化。”的宗旨。继续深入贯彻“课改”精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抓手,认真落实常规教学各环节,力争做到精细化,全力打造适合我校的数学高效课堂。
加强教研组建设,以继续争创先进教研组为动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数学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研组落实校本教研,狠抓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使“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
2.以各年级备课组为中心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做到每周定时、定地点集体备课一次。备课有计划,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讨论教材,切磋教法,研究学法,探讨教学重、难点,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等,做好记录,使备课组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聚焦课堂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学生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倡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落实组老师相互听课的活动。要求各位老师相互听课,坚持教师相互评课,完成要求听课的节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博采众长。
5.狠抓毕业班数学教学,及时落实辅优补差,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复习,提高质量,确保数学质量地位提升。七年级、八年级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知识实际,设计最理想的教学方案,力求使教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形象、生动,使学生乐学、爱学。抓好差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辅优补差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积极做好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工作,发挥集体力量,帮助年轻老师备课和提出改进意见。力争组内教师在活动中取得好成绩。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长处,使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使整个教研组朝气蓬勃。
7.鼓励组里教师撰写论文,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心得以及对新教学教育理念的感觉写出来。建议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做一定数量的习题。
8.继续参加校级、市级各项教研活动,及时掌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横向联系,学习、汲取兄弟学校教研工作的好做法。同时也要为组内各位老师建造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我们组的发展做长远的准备。
9. 积极做好组内课题 “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开课、总结、中期汇报工作。
10.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推进课堂改革。切实落实好“备课、温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力争做到:备课要“深”、温课要“熟”、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11、做好三个年级学案的修改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
12、关注学生、老师的安全教育工作。
姓名 |
开课周次 |
课题 |
1.赵白黎(3)
|
3 |
|
2.陶诚 吴剑(4)
|
4 |
|
3.陆雪琴(5)
|
5 |
|
4.孙文璟(6)
|
6 |
|
5.冷淼(7)
|
7 |
|
6.彭燕(8)
|
8 |
|
7.吴嫦云(10)
|
10 |
|
8.姜可娇(11)
|
11 |
|
9.汤雪梅(12)
|
12 |
|
10 .陈九梅(13)
|
13 |
|
11.吴柳红(14)
|
14 |
|
12.殷爱梅(15)
|
15 |
|
13.苏红(16)
|
16 |
|
14.顾梦燕 陈彩嶶(17)
|
17 |
|
15.蒋英华 王彬(18)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