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校长信箱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2024-2025学年 下学期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课程>>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备课组计划
发布时间:2017-02-13   点击:997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光琪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务处的工作计划要求,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有计划、重实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不断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开展每大周的教研活动,规范集体备课与听、评课,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2、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规范备课与作业批改,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4、加强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5、在提高整体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注重培优补缺的有效性,确保区质量检测语文单科第一名。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认真开展每大周的教研活动,规范集体备课与听、评课,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每单周四下午进行教研(以集体备课为主)活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所有七年级语文教师全部到位。由组内人员轮流准备上公开课,教研时由主备人准备好说课稿先说课,本组其他老师就教案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集体讨论、商量,根据班级实际设计好、修改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使用的“旁批”。 主备人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形成二次教案再次下发给本组语文老师。听课后再集体评课,指出本堂公开课的得失,帮助上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二)、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

 

1广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中下生,做好补差工作,尽快提高他们的成绩。

 

2、要积极钻研教法,指导学法,课堂教学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3、备课中要规范程序,紧扣环节,落实知识点,不断提高业务。备课教师要做到 “五有(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五备(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备教学程序、备作业布置)”。

 

4.上完每节课后及时写好反思,并结合教学实际写明现象,原因及具体的措施,这样更有助今后的教学。

 

5、要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多思考新的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方法,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大胆创新,优化教学过程。

 

6、本学期作业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训练、语言积累、大作文。

 

大作文要有单独的作文计划、指导、讲评教案。另外,继续加强写字指导,保持文面整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布置精要适当的作业。结合学校组织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及做题的规范化。

 

7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课堂中不出现讽刺及挖苦性语言。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崇尚科学、学习科学,珍爱亲情、热爱生活,提高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规范备课与作业批改,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通过堂上听课,堂下讨论,观看优秀教学光盘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带领青年教师多听高年级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授课,主动学习先进经验,请教教学疑难,教学相长,提高授课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加强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1、平时多与任课教师加强思想沟通,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统一思想和步调,协作进取。

 

2、探讨教学疑难问题。除了每大周两次的备课组活动,各位教师平时在办公室积极开展讨教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如讨论作业的布置以及新授知识的巩固措施,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地方、交流后进生辅导措施、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等,不断反思。

 

4、上好作文课。

 

1)学初制定作文计划,要求实用、详尽。

 

2)每次作文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指导过程,完备的批改记录和讲评步骤,深刻求实的写作反思。

 

3)备课组严格检查作文备课和批改,纳入考核。

 

4)备课组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评课、研讨,互相学习,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能力。

 

5)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写法的指导和素材的积累,让七年级学生的作文逐步走向规范。

 

6)创造条件地开设课外阅读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2017213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