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
课题 |
老舍《济南的冬天》 |
年级 |
七上 |
||||
姓名 |
王慧敏 |
日期 |
2011.11.17 |
||||
教学背景分析 |
|||||||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散文之一,发表于《齐大月刊》第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文章生动活泼,颇有格调,把济南的冬天描写得雅致而温暖,把冬天的济南描写得舒适而祥和。 七上第四单元围绕四季选题,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景物并能进行描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名作家散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描写手法。 |
|||||||
教学目标 |
|||||||
1. 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并能自觉积累。②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学习作者错落有致的写景顺序。③结合课文,能够发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过程与方法:设计情境,引导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到相关元素来帮助绘画者完成画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
1. 教学重点:济南冬天的特点与景特描写中的感情。 2. 教学难点:时代与地域跨度久远,需要借助直观影像资料来欣赏19世纪30年代的济南,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 |
|||||||
教学准备 |
|||||||
课前预习:熟读课文 作家卡片:老舍 教学课件(图像、音像资料) |
|||||||
教学过程 |
|||||||
教学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环节设计意图 |
时间安排 |
|||
一、导入 二、教学 (一) 静心享济南 (二) 慧心赏冬景 (三) 妙手书美景 |
想到冬天,大家一般会想起什么呢? 是啊,谈起冬天,我们一般会被寒冷所包围。但是今天,我们却可以一起去感受一个不一样的冬天,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书写课题 听读课文,静心享受济南的冬天。 思考:济南的冬天天气有什么特点 ?请用文中词语概括。 结合具体段落,想一想:围绕“温晴”这一特点,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济南的 和 ? 跳读课文,寻找你认为精彩的语段,细细品味并进行赏析。 请首先动情地朗读,然后再进行赏析。 Tips: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 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树尖的雪比作“白花”; 二是将树尖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比喻贴切得表现了雪后树的秀美。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所度过的那些冬天,请你也拿起笔,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景。 要求:要求: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②字数150—200字。③语言准确生动,适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提供示例) |
可能会说:雪、冷 看书、勾画、 思考、标注 1、特点:温晴 2、景物:山、水 3、山(由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从色、态、光方面展示出来) 朗读要读出喜爱的感情,语速相对较慢,语调相对柔和,语气稍微亲切些。 学生评析、赏鉴 写作、互评、修改 |
引出课文 引出作者 引出课文背景 引导学生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能够用“温晴”二字概括特点。 赏析课文中优秀的语句。 分析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锻炼同学们描写景物时抓景物特点的能力。 |
2分钟 20分钟 共15分钟 8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