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阳光德育>>活动掠影>>文章内容
常州市廉洁文化“六创建”示范点建设标准
发布时间:2011-03-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小花

 

 

常州市廉洁文化“六创建”示范点建设标准
 

20075(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省委《具体意见》和市委《实施意见》,去年以来,全市以廉洁文化“六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和进农村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廉洁文化“六进”、“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现对廉洁文化“六创建”示范点提出如下建设标准:

一、廉洁勤政好机关示范点建设标准

廉洁勤政好机关建设要以党风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廉洁、高效、公道正派的机关作风为目的,以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为根本。

.有健全的组织和制度。各单位有创建廉洁勤政好机关活动领导小组,有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员,要建立完善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机关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参加的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制定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廉政文化建设规划、计划和创建活动制度,提出符合本机关、本行业特点的廉政理念。

.有活动场所和设施。在机关办公场所设有廉政文化宣传专栏,党务、政务公开栏,有相对固定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场所,在机关内部图书室设立“廉政书架”,在阅览室、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等处设有“廉政教育宣传角”,在本机关网站开辟“廉政建设网页”等,有相对固定的警示教育基地,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廉洁勤政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和反面案件警示教育作用,确保教育效果。

3.有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结合本机关、本系统工作实际,将廉政教育纳入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培训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全年主要领导干部上廉政教育党课不少于1次,过专题民主生活会不少于1次,有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专职辅导员,每年授课不少于2次,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不少于3次。

4.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利用现有的文化阵地,借助多种活动时机,开展各种贴近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并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开展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论坛或笔谈,深入进行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征集廉政格言、学(演)唱廉政歌曲、举行倡廉事迹报告会和警示教育会等,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全年大型主题廉政文化活动不少于1次,专题廉政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

5.有本部门的工作特色。创建廉洁勤政好机关活动要与机关党的建设、机关作风建设、行风建设、效能建设相结合,与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要求相结合,体现本机关的特点,建设富有特色的廉政文化,为建设为民、务实、高效的机关服务。

二、廉洁环境好社区示范点建设标准

把廉洁环境好社区示范点建设纳入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与创建文化社区、人文社区、平安社区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中党员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性。

1、有健全的组织和活动计划。区、街成立领导小组,社区成立廉洁文化组织,有专门负责人,层层落实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将创建“廉洁环境好社区”活动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制定切合实际的创建活动方案和具体实施意见。

 

2、有经常性的社区活动,聘有廉政辅导员。根据社区特点,开展适合居民特点和需要的廉洁文化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一至两项有影响的廉洁文化活动,如举办廉洁文化书画展、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组织读书思廉等活动。

3、有一批廉洁文化活动骨干。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廉洁文化建设资源,将宣传、教育、文艺等人才和离退休老干部、退休职工组织起来,创作编排一些廉政小品、廉政戏剧、廉政歌曲等,积极投入社区廉政文化活动之中。

4、有固定的廉洁文化活动场所。社区活动中心设有廉洁文化活动室,免费向居民开放,在社区图书馆(室)设置廉洁文化书柜,在社区休闲场所开展廉洁文艺演出、放映廉政题材影片、录像片等活动,有条件的社区可设立廉洁谈心室,通过面对面的谈心交流,收集廉政监督信息,解答群众疑惑。

5、有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结合社区特点,建立以廉洁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景观,陶冶情操。设立廉政文化长廊或橱窗,张贴廉政宣传画,展示廉政典型人物事迹。

三、廉洁教育好学校示范点建设标准

学校应把“崇廉尚洁”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发掘和利用各种宣传资源,把廉洁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廉洁教育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

1、有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把廉洁教育作为在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及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学校开展廉洁教育的规划、计划和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措施。

2、有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学校经常开展对教育工作者的廉洁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加强对学生的廉洁教育,有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廉洁教辅教材,可自编也可引进,有专(兼)职辅导教师,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廉政文化进课堂的大纲和教学计划,廉政文化教育每学期有一定的课时。

3、有适应师生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根据大、中、小学生和教师的不同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校园廉洁教育主题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含廉政文化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

4、有固定的廉政文化传播渠道和阵地。在学校图书馆设置廉政文化书架,学校广播、报刊、网站有廉政文化专栏、专页,学生文化活动有廉政文艺节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究,落实组织、机构和人员,组织师生开展廉政文化研讨交流12次。

5、有明显的创建效果。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廉洁、开拓;广大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全体学生敬廉崇洁,明辨是非能力显著增强。

四、廉洁诚信好企业示范点建设标准

把廉政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设之中,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理念之一,促进企业艰苦奋斗、廉洁诚信、守法经营。

1、有健全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包括组织领导、职责分工、活动安排、落实措施、考核办法等。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企业党建工作整体规划,与企业经营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2、有对企业员工廉洁诚信经营教育计划。要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认真开展“廉洁诚信、依法经营”等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年主题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增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要有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辅导员,适时开展辅导讲座。

3、有固定的企业廉政文化活动场所。利用企业党校、职校、文化活动中心等,建立廉政图书室、廉政影视角,设立廉政文化主题景观。

4、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利用企业宣传、文化载体、阵地开展廉政文化活动,领导班子和全员参与的廉政教育及廉政文化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

5、有明显的创建成效。将反腐倡廉寓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纳入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之中,企业实行规范的厂务公开,公开内容真实、全面,有效防止发生腐败问题。

五、廉洁和谐好乡村示范点建设标准

把反腐倡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针对农村的特点和实际,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建立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和村干部勤廉“双述”制度结合起来,推进基层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促进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广大村民崇尚廉洁。

1、有健全的廉洁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包括组织领导、目标任务、活动安排、落实措施、经费保障。要形成以村书记(主任)为总负责人,村民小组组长为具体负责人,专(兼)职廉洁辅导员为骨干的创建工作体制和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层次推进,保证创建效果。

2、有固定的廉政文化活动阵地和骨干队伍。在农村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图书馆()、文化站等传媒场所要有固定的廉政文化节目、栏目或宣传教育内容,建立村廉政文化活动中心,有一支业余的廉政文化文艺演出队伍,经常性地开展文艺表演,全年演出不少于2次。

3、有适应农村特点的廉政文化活动。利用农村已有文化阵地,借助各种活动时机,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经常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

4、有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的廉政文化资源,开展富有本地风格的有影响力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优势和特色。

5、有督查考核制度。要积极完善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把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六、廉洁明理好家庭示范点建设标准

创建廉洁明理好家庭示范点的目的在于教育引导每个家庭树立良好家风,教育干部家属子女当好廉内助,共同构建家庭廉洁拒腐防线。

1、家庭有浓厚的“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氛围,家庭成员树立“廉洁奉公”的廉洁意识,筑起家庭反腐保廉防线。

2、家庭成员间相互支持对方正确行使权利,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拒收贿赂,保持廉洁家庭本色。

3、夫妻之间相互教育、互相监督,相互关心,经常提醒严格执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4、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节俭、学习上勤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5、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知荣辱,明事理,人格上互相尊重,事业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

中共常州市纪委

 

200752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