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增强班级凝聚力
所有的班主任都知道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可是很多时候都无法做到很好的增强班级凝聚力。总觉得这有些空洞。我也曾为此苦恼过,总觉得班上的孩子做事不齐心协力。
这学期开学,学校布置了班容班貌精品化的任务,我布置给我们班的第四组同学去完成。我们七年级的检查是在星期三中午。直到那个星期一,教室里还只有一位男生带来的两盏灯笼挂在电视机架子下面,我实在看不下去了问他们:这样能检查吗?学生也不说话,就看着我。当时我就在想,一群冷漠的孩子,一点集体荣誉感也没有。而照这个样子,他们是不可能完成任务了。无奈之下,我只能找了班级中四个比较好的女生,让他们先去参观其他班的班级布置,然后再回来讨论本班的布置方案。到了星期二中午,布置的方案大体出来了,我和他们讨论过后确定了最终方案。但由于需要准备的东西较多,我看他们四个人肯定是来不及的,就对全班同学说:“因为之前我们接受任务的同学很不关心这件事,导致了我们现在的状况,我们这四位女生正在为了我们的班级努力挽救这样的局面,现在单靠他们的力量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我们其他的同学是不是也需要为我们的班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现在我们需要一些同学帮忙剪纸,也需要一些同学帮忙折千纸鹤,有谁愿意吗?”立即就有学生主动承担了任务,就这样到了星期二放学后,有七八个同学留下来帮忙,下午六点时,教室布置差不多完成了一半。很快到了星期三中午12点了,我发现还没弄好,我有些生气,说快点,12:30就检查了,你们怎么搞了半天还没好,你们必须在12:25之前弄好。我一眼又扫到了地面上因为布置教室而留下的一些碎碎的小纸片,就对其他同学说:你们看看这个教室,脏得像什么样,还搞什么精品化?话音刚落,顿时就有几个人拿着扫把去扫地了,我听到有人说:桌子桌子,于是整个教室都忙开了,扫地的,排桌子的,有一些同学对布置教室的同学说:快点,12:10分了,要帮忙吗?还有一些人紧盯着布置教室的同学,生怕他们忙中出错,顿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紧张了起来……….“还有5分钟,快点!”“噢,终于好了!”有人欢呼,有人把脑袋探出窗外:检
在这之后,我号召全班同学为班级图书角带书,上学期我也号召过,但只有两个同学带了三四本书放在后面,但这次,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带了书放在后面,我想这就凝聚力增强的体现吧。
事后,我仔细思考了这件事,对于班级布置,有些孩子会布置,但大部分孩子还是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做,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他们什么也没有做。当他们发现打扫布置教室的纸屑、帮忙撕双面胶等也是在为班级布置做贡献,他们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到了其中的紧张和快乐,在他们做事的同时渐渐把自己融入到了班级中间,班级的凝聚力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增强了。
我们每一学期都会有很多活动,但很多时候,活动都只是小部分同学参加,其他同学只是充当看客,他们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也就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当然要让大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中,需要我们老师考虑到很多环节,需要为大部分学生创造一个个可以跨越的台阶,让他们通过这些台阶,体验集体的喜怒哀乐,在体验中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 不抛弃,不放弃,在坚持中寻找生机
每一届学生中都会遇到顽固不化的恶劣分子,要么行为习惯极差,要么成绩很差,或者是两者都很差,想要改变他们真的很难,往往教室里如果能少掉一个这样的人,整个班级体建设会好很多。可事实上,这样的人少不掉。往往这些学生对班级的纪律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我们仍不得不面对他们。当我们面对这些学生,在对他们的教育屡教屡败时,我们往往很泄气,有时恨不得想把他们扔到角落里去,让其自生自灭。
我的班上有一位男生,他就属于纪律学习双差,上个学期,只要是自习课,我不在教室,他总有办法把教室里弄得鸡飞狗跳,学习上数学英语只能靠猜答案拿几分,其他课也是江山一片红。他爸爸很明白的告诉我不要逼他儿子学习,他不要他儿子的成绩。因为他不想学习,所以他的时间只能靠讲话和做乱七八糟的事度过,即使我隔三差五找他谈话,收效也甚微。到后来干脆就把他的桌子拉到教室后面靠黑板,和其他同学隔开一大段距离,指望着他能不影响纪律,效果仍然不明显。
拉锯战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有些无奈和疲倦,不知道是否要放弃。这时,一件事情的发生仿佛黑暗里的一道光,给了我一丝希望。那是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我看到了我们班的一门学科考试成绩,很多人不及格,他当然也不及格,但他考了50几分,还有很多不及格的同学成绩都在他的分数之下,我想也许这会是改变他的一次机会。我抱着试试的心理,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了生物考试的大体成绩,尤其表扬了他,说他虽然不及格,但比其他同学的成绩高多了,说明他有学习的潜能,当时我看他的表情有些呆,但没有其他的反应。那天下午考政治,吃完饭后,学生都回到了教室,有看书的、有睡觉的,到后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午睡了,就他还在似乎很认真地看书,我轻轻在教室里走了一圈,到他那里,我故意放慢脚步,原来他还真的在看政治。一直到进考场,他都一直在看书,也没有偷偷的和别人讲话。这可是史无前例的。我想光明真的出现了。
这一学期刚开学,我就找他谈话,和他分析了时间该怎么用,以及如何学习语文、政治、历史等他能听得懂的课,他一一点头,态度有些诚恳,有几次我翻他的历史练习册,发现他做得很认真,我想他终于有些学习的念头了。能不能在纪律上对他提一些要求呢?在某一个早自习上,我和他谈了这个问题,他有些为难的样子,我鼓励他先试一天。果然那天,他没有被记到名字,放学时他告诉我今天好痛苦,“今天你也是成功的”——我告诉他。第二天早晨,我和他讲了关于束缚和自由的关系,告诉他坚持下去,他听得似懂非懂,只是点点头,我很开心的发现,他那一周都坚持下来了,全班同学也发现了他的变化,都有些惊讶,很多同学在一周小结里都表扬了他,我把这些都告诉了他,他显得很快乐。当然这还不是结局,现在的他,时而也会违反纪律,但与之前相比,好了很多。
我要感谢那次的考试,那是开启他心灵的一把钥匙。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有他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双差生,我们需要努力去寻找和发现他内心的需要,只有发现他的需要,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样的寻找往往会是漫漫长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很多时候,在我们想要放弃的时候,多坚持一下,在坚持中寻找生机,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