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11月7日,我们一行4人赴美,与约翰逊国际学校就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了深接触。七天的行程虽然很紧,但是我们还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参观了两所大学,一所高中和约翰逊国际学校。约翰逊国际学校---我校的姐妹学校,它比较特殊,是当地唯一的一所中小学(公立学校),它的课程涉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他们校长在介绍他们学校时说:“Our students ar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bout 26 countries, so we call our school global school.”我想名符其实也。
参观完四所学校后,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1)姐妹学校很热情,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所有的小朋友都自画中国国旗,那个红彤彤的红,黄亮亮的黄,惊喜了我们的眼睛,学生们还专门献上一台音乐会,第一首歌就是中国国歌,好!2)参观的所有学校都没有校门(据说美国学校都没有,我起初有点好奇,呵呵,也许可以省下一笔钱);3)美国的学校、老师和学生很爱国爱校(从校园设计和各项活动中看出);4)美国的家长和志愿者大爱无私。如:接待我们的教师Kym原先是学工程的,结婚后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学后,她就到孩子所在学校做义工(完全不拿工资的),做了几年后,那所学校的校长发现她很有教育孩子方面的天赋,就说你为何不留在学校做老师呢?Kym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留下来做老师了,像这样在学校当义工的家长有很多很多。也许有人会好奇地问,难道美国的学校缺老师吗?答案是否定的,不缺,当然有人帮忙,多多益善,因为美国的教育思想是尽可能给每一个孩子(哪怕他/她是残疾的)最好的教育。我们参观过的教室里有一个孩子眼睛弱视,学校就给他单独配了一台电脑,方便他观看老师的讲课过程,他身边还有一位义工家长免费为他辅导,讲解他课上听不懂的地方,实在是太人性化了,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用了三天的时间参观了约翰逊国际学校的中小学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他们的教学与我们还是有些不同的,小学上课很自由,内容很丰富,我觉得与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社会技能课比我们多,孩子了解社会的机会更多一些。小学的课堂纪律一般,不过越到高年级,他们的上课纪律越好(与中国课堂相似),学生的关注课堂的几率越高。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教室布置有特色,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自然科学课(Science) You become what you believe yourself to be! 语言课(language)Who? Solve What? How? Why? 社会技能课(Social Skills)What you do in the present affects what you can do in the future. 艺术课(Art)What will you learn in art today? 等等。我原本以为美国的学生是非常自由的,没有我们课堂这样严格的规矩,不过事实还真不如此。在他们教室的墙上,我发现了“Give me five!(与我击掌相庆)”的全新释义。原来它还可以这样理解:“Body still. Hands still. Mouth quiet. Ears listening. Eyes on speaker. (摘之教室的一个海报---Classroom rules.)。
再谈谈大学吧,两所大学,一所公立,一所私立。其中私立大学海波利特大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何?印象深刻理由一:我们几个普普通通的中国教师来参观,他们校长就亲自出马带领我们参观整个校园并讲解,感动!印象深刻理由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他们学校的丰富内涵。海波利特大学英文名为Highpoint University,简称HPU, 你可以在他们校园的各个角落看到HPU,如:学校的外墙上,小卖部前,休息的餐桌都是HPU型,连进出门的地垫上都有HPU。
还有许多深有感触的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7天的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还真的很多。我好好地践习了一下我的口语,还不错哦,连翻译都认为我在国外待过几年,呵呵,大概是因为我胆子大,敢说。我的深刻体会是中国和美国两种教育,虽是不同风格,但各有利弊,在某些方面综合一下,各自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