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发展>>专业成长>>文章内容
感受上海静教院附中
发布时间:2013-01-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冯政宇

今年两次聆听静教院的后茶馆教学模式报告后,我对茶馆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21225日是上海静教院的开放日,我们花园中学一行12人去静校取经学习,本人亦有幸添列其中。在静教院听课期间我们还遇到了常州市北实验初中的10位老师,看来静教院魅力实在是很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常州基础教育界追求课堂转型的迫切心态。

走进静教院,学校不大但内部很精致漂亮,静校只有南北两栋教学楼,中间隔一个面积很小的不完整的塑胶小操场,东西树了10面篮球架。静校初中部的规模不大,一共四个年级,5轨制,20个班。由于场地有限两栋教学楼都是内走廊建筑,南北两侧都分布有教室,南楼为七八年级,北楼为八九年级,行政部门在北楼。虽然北楼只有5层但在大厅一侧安装了一台电梯。学校的内走廊都有吊顶,大厅为穹形吊顶,安装了枝形吊灯显得洋气。北楼走廊两面墙上为亚克力制作的展示板,用以展示师生作品。而南楼的内走廊两侧安装的是软包展示板,学生可以用图钉将自己的纸质作品固定在展示板上。教室全部铺设实木和复合地板,南楼每个教室都有整体推拉式黑板,中间嵌有一块smart白板,中控台均为靠墙安放以方便学生活动,每个教室都有两台空调。教室的课桌均为四排常态分布。在北楼的一楼大厅是学校的荣誉厅,北侧陈设着一架钢琴,西侧为毕业生照片墙,东侧为学校理念及荣誉陈列窗,中间是荣誉陈列柜,学校历年获得的奖牌荣誉都在其中一一展示;学校的绿化也不错,按说学校小可以绿化的地方很少,但事实上静教院让人感觉学校绿化很好。因为学校但凡能种植的地方都有绿化,虽已时至隆冬,但校园内仍然可以见到三色堇、草杜鹃等花卉,室外法青、香樟、路灯型花篮随处可见,一楼大厅靠墙间隔摆放着大盆的一人多高的棕竹,使得室内绿意盎然。

静教院以人为本的理念随处可见,两栋大楼均设有无障碍通道。北楼架设电梯也方便了身体不便的学生上下楼。当天天气晴朗,但我发现学校的走廊、楼梯间的电灯都是开着的,没有一个关闭,我想可能是为了弥补内走廊教室光线不足的缺憾,同时充足的光线也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静教院的学生很自由大气,问什么都能很从容地一一作答,没有害羞拘谨的,即使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学生依旧很活跃甚至有些吵闹,一楼大厅的钢琴经常能看到学生去即兴弹奏,有一次还看到了两个学生四手联弹,水平还蛮不错,看到这些我心想:静教院的学生真是幸福自在。

在静教院共听了4节课,两节新德育,一节数学,一节语文。四节课中有三节是学校的推荐课,一节是推门课。虽然静教院对外宣称是全面对外开课,但有些教师其实是不愿对外开课,我想去听一节政治课,结果老师告诉我说这一节是考试,我只好作罢;我也听到一个随行的老师说他想听一节英语课,结果那个老师说自己喉咙不好,结果一节课都不讲话。看来静教院后茶馆模式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接受并真正贯彻落实到位的。

但上午的数学试卷讲评课我个人觉得真正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精髓,那就是将学生的相异构想一一充分暴露,切准了教学要害。而且学生能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包括思维失误的过程,如果同学思维卡壳时其他同学能及时帮他点拨、启发,学生教学生,学生的语言也许同学更能理解、帮助更大。老师则退到幕后起到一个组织讨论、发现线索、适当点拨的作用。听课过程我感叹静教院的学生的素质,他们学习真是认真,预改正的错题解题步骤一步一步写得清清楚楚、详详细细。而且还能尝试将自己思维出错的原因进行总结,非常不错。

第二节语文课则是展现“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后茶馆模式,老师基本素养较高,在老师带领下,学生在不断深入研读、发掘文本,学生积极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其他同学争鸣。但在最后的总结提炼上学生还是有所欠缺,最后在总结阶段还是上课的王晓燕老师自己总结提炼的,这节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的比较突出,与传统的将授课模式其实是类似的,不过在学生议的方面做的更突出到位些。

两节新德育课,一节学校推荐课是争章活动,有了一个近半个学期的准备过程,这个班级新德育活动是争班级“孝敬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已事先制作一批奖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前一阶段学生在家孝敬父母的行为和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进行小组交流,推荐本组获得奖章的人员。同学还是比较踊跃的,也许在成人眼里,一个班级的奖章没什么价值,但在孩子眼中还是有分量的,当时有一个学生没有得到奖章,因为班上没有得到奖章的同学很少,那个同学面子挂不住了就跑到老师面前抱怨说:“我在家还是很孝敬父母的,可他们就不推荐我。”老师只好安慰说下次。可见学生对此还是很在乎的。我觉得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有些松散随意,但活动只要能触动一些学生的灵魂就是有价值的,但我觉得这节课还未能真正展现后茶馆的精髓。

另一节新德育课我听的是推门听课,教师临时改变上课内容,因准备不充分,在此我也就不做评价了,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即使学校宣布要全面对外开课,有些教师也未能按后茶馆模式实施课堂教学,说明要在一个学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是一个漫长复杂甚至是反复的过程。

期盼下次能再次跨出校门去外地听课,开阔自己的眼界,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技术,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服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