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发展>>专业成长>>文章内容
领略名班主任的“智慧”
发布时间:2013-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云霞 王志芬 王立芳

 

3910日,虽是周末,但在南京的“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管理创新与新时期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上却有我校四位班主任老师的身影,她们或是专注于名班主任的精彩演讲,或是奋笔疾书记录下名班主任的点滴智慧,她们更在用心、用脑来分享受与体会名班主任的“智慧”。

 

 “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管理创新

与新时期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活动感受

袁云霞

本周六、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管理创新与新时期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活动有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专家周红五,全国优秀教师郑学志、华林飞主讲,主要是围绕新时期德育工作展开研讨的。

周红五教授主要讲述了《教育教学中师生交往的艺术》,周教授虽然已是一个六十出头的学者,但他那中气十足略带磁性的嗓音,以及对教育的激情,深深感染了与会的听众,让长达六个小时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过去了。

郑学志、华林飞分别来自湖南和湖北的的重点高中,他们都是一线教师中的佼佼者,有着多年的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们用一个个案例让我们感同身受,产生了共鸣。

虽然三位主讲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讲述,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用周教授的观点那就是同理心,同理心是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但同理心不等于了解,同理心不等于赞同对方的行为和观点,同理心不等于同情。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去感受对方,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

是的,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虽然我们常常高喊着站在学生的角度,但确实往往是同情。举例一:学生说:“最近下了这么久的雨,都不能上课外活动了,老师,这个天怎么这么讨厌呢?”做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回答呢?我们老师往往回答的是:“是的,如果天气允许的话,我们就可以到外面去玩了。”我们觉得自己回答的合乎常理,天衣无缝。但这样的回答并不具有同理心,我们只是想说服孩子们不感到厌烦而已。但如果从同理心的前提下出发,首先应该让我们自己也感受到学生的厌烦,从他的角度出发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新时期,我们从事班主任工作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与思考:以柔克刚,学会宽容与忍耐;鼓励期许,掌握有效的励志方式;制度创新,变人治为法治;温柔一刀,何须动雷霆万钧之怒;以善之善,让学生心灵接受洗礼;沟通交往,捕捉时机走进学生心灵;和风细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关爱生命,找准关节点转化后进生;确立愿景,优化班级管理行为艺术。

 

 

班主任培训感受

 王志芬

好运气总是降临到我们身上,上周五我们一行4人带着激动的心情坐上去南京班主任培训的火车,期待着跟来自全国的班主任们切磋心得体会。

周六一天的讲座都是由现为浙江省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周红五老师主讲的。也是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一天。整整一天他都是站在讲台前面,用慷慨激昂的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让在座的班主任们都沉醉其中。

他的观点总是十分的吸引人,“不听我的课,他们要后悔一辈子”-----这是我听到周老师的第一句话。一开始,我只是认为老师自信或幽默。然而,听了周老师的课,我感触颇多,才明白这句话是真实可信的。

虽然是一天的讲座,但还是让人听得意犹未尽,还希望能再多讲讲,用受益匪浅有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是最给我触动的是其中的一句话:“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当时他此言一出,四座皆惊。作为光荣的有良知的人民教师,我们怎么会不把学生当人看呢?周老师强调要特别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要与我们的学生平等交流,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要了解我们学生的成长经历。一句话,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人”看。

通过点拨,我反观以往的教学行为:我们是不是常常忽略了学生也是常人,也会犯错误?我们是不是常常忽略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把自以为浅显的东西教给学生,而又为学生学的不好而气得面红耳赤?我们是不是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平等地位,认为师道尊严,自己高高在上而不可侵犯?带着“把学生当人看”这样的思索,我又回到每天和学生相处的课堂。上课前,再看学生的顽皮,个别学生没有准备好,就不再严厉的板着脸,而是耐心的提醒他们准备上课;上课时有的学生溜号说话,我也不再生气,而是语气平和的把他的思绪引回到课堂上来。我这样告诉自己:毕竟这些学生还小,一方面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控能力还远远赶不上大人,更何况我们这些大人在听领导做报告的时候偶尔也会疲惫。当学生回答不上来课堂问题的时候,我也不再急躁,不再觉得自己的劳动白白的付出,因为毕竟每个学生的基础、认知层次、智力水平都有差别,教育对象是人,不可能整齐划一,只要他们每堂课有所收获就可以了,不可强求一致。偶尔有同学犯错误闹矛盾老师也不必大惊小怪,而是用一两句幽默的话把事情化解,学生们也开心了。

   “把学生当人看”,认清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不强求,多鼓励,一定会激发孩子们身上的潜能。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他们把家中的宝贝叫到我们手中,我们做老师的真是应该好好的珍惜这难得的机缘,教育教学中应该慎之又慎,挑好这副重担,引领着学生在知识的航道上快乐的前行,共沐风雨,同享彩虹!

郑学志老师的讲座谈自主教育管理的的艺术和技巧。分三种情况,即靠感情、制度、文化。班级要有好的发展记住5句话:1、让别人应为我的存在而幸福。2、我今天真的很不错。3、我和他们不一样。4、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能行。5、我很重要。

华林飞老师的讲座,有几点是感同身受的:真诚待人,情系学生,关爱学生,应材施教,班级管理要科学,民主。

 

 

听周红五教授的报告感受

                                                                                         王立芳

 

201339,南京某酒店多功能厅座无虚席,一个身材魁梧的教授站在讲台上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娓娓道来,给下面的几千人做着报告,听众中时而传来热烈的掌声,时而传来赞同的笑声。这就是著名心理学教授周红五在给优秀班主任做《师生交往的艺术》报告的现场。我也有幸聆听了周教授的报告。听了周教授的讲座,让我如醍醐灌顶,受益良多。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周教授指出师生交往时应有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知和体验对方所感知体验的事件。把学生当人看,应该知道学生想什么问题,应该知道学生的需要。同时,周教授还指出“青少年学生所有的问题行为都首先是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又都首先来自生理变化”的心理学原理。人是生理的人、还是社会的人,而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是家庭,家庭中对一个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周教授根据社会文化学的角度将各种家庭分成了14类,并根据这些家庭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

周教授特别强调了学生的生理改变对他们性格、行为的影响,作为中学的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要与我们的学生平等交流,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要了解我们学生的成长经历。一句话,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人”看。

周教授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教学实例相结合,幽默、风趣、生动,精彩的内容赢得教师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这次讲座给每一位教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结束后,我们都有颇多感言,同时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发现自己在平时一直有很多的方式方法是不那么恰当的,通过这次讲座,让我们很好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不再重蹈覆辙,真正的把学生当人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