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在邓校长、卞校长以及刘建昌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南京江宁区东山外国语学校参加了2013年全国初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一天的研讨活动虽然很短暂,但是专家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展示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受益匪浅。
一、有感于“何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上午,我们聆听了齐鲁师范学院教授齐健的讲座,主题为——何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齐健教授结合当前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以及真实存在的基础教育现状的对比,深度为我们解读了怎样的学生才是高素质的学生以及指向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有效教学应该注重哪些方面。齐教授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以及数据批判了现行体制下,一些课堂追求表面的高效和特色,而忽视了对人正确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的现象。教授也语重心长地向我们提出,高素质的学生应该是具有高尚德性、人文胸怀、理性品质、科学素养、社会责任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当前的教育应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中国的真正的公民。而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必然应该是给人以思想、给人以眼界、给人以情感、给人以胸怀以及给人以文化,因此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有效教学应该注重课堂的人文向度、思维深度、价值尺度和个性张度。齐教授的话令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泰戈尔先生曾这样说——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那么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课堂更应该成为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气息的场所。因此,我们的课堂不应该只追求功利的分数,应更注重人的价值,正如齐教授带给我们的思想之说,课堂中的“人”、“情”和“魂”才是有效课堂的精髓和促成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也只有在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里,才能够使师生都能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创造的欢乐,才能真正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二、有感于专家课堂
讲座之后,我们观摩学习了三节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英语课的展示,分别是来自南通的省特级教师曹群老师带来的9A《Unit3 Integrated Skills》,南京江宁区学科带头人邰龙梅老师带来的8A《Unit3 Reading》以及苏州市骨干教师俞玉萍老师带来的9A《Unit3 Reading》。
对曹群老师的课的感悟:
曹老师注重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综合技能课的教授能够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全面培养,听前的准备活动以及听力技巧铺垫到位,说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阅读训练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写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对邰龙梅老师的课的感悟:
邰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梯田式座位的授课方式,大胆创新在阅读课中使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阅读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改变了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在整节课的过程中都能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小组竞赛的氛围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对俞玉萍老师的课的感悟:
俞老师的美语十分优美地道,不用创设情境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语境。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阅读的培养,默读、齐读、跟读、大声读各种形式都有涉及,学生读得很充分。也十分注重课堂的互动,例如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重视学生的语言体验、探索和建构。
总而言之,三位专家给我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堂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堂,这也是我日后需要加强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专家们的精彩展示,使我对综合技能课以及阅读课这两种课型有了以下思考:
1、 创设情境要以学生为本
无论是课前导入,呈现单词,或是对话等活动,教师创设情境都应该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预设充分,否则很难帮助学生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2、 课堂活动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
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时,都应明确并细化教学目标,所有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避免陷入公开课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的误区。
3、 阅读活动的设计应体现梯度和层次
英语课堂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使学生习得语言知识之外,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正是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时常缺失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善用文本,设计不同梯度和层次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而不是只教会学生单词。
课堂即是生活,课堂既是老师的,也是学生的。在课堂中,我们应把学生从“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追求独立,个性,灵魂以及不一样的人生,我想这是我此次东山之行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