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有幸聆听了齐鲁师范学院齐健教授的讲座与来自连云港的吴小兵的一节省评优课《熔化与凝固》。齐健教授主要针对中学课堂教学一块,带有批判的眼光,褒贬优弊。现有几点:
1.每个学科都有固定的系统构成,不是孤立的一节课,要学会整合。
2.教师讲的精彩,不代表学生学的精彩;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3.每节课都应该有一个主题,授课不能脱离了主题。
而吴小兵的一堂课:
1.从物理知识的源头追起,教会学生怎么去绘图。
2.设计突破常规,更多的在于学生的动与思的结合。
3.让探究实验贯穿整个课堂,从实验的探究过程得到物理规律。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假如我们知道的知识是一个圆,不知道的是圆的外界,那我们知道的越多,圆就越大,圆与外界的接触面也就越大,也就是说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也就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越多。
不做老师前,大家都觉得教教学生就老师讲讲,学生听听那么一回事。那是因为自己处在一个小圆中,做了老师后,越教学生越觉得难教。自己了解的多了,接触的学生多了,圆变大了,就发现教学生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讲讲。摒弃一刀切的做法,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是要有点想法与追求的。有想法与追求就要不断的思考,比如说,同样一节课,能否上出点有新意的地方?能否在课堂上多带给学生一点快乐?我觉得,有追求的课堂与无追求的课堂应该是不一样的。自己以后的教学之路还很长,不断的思考与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