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长假前的最后两天,我们一行10人前往南京江宁区,参加了由陕西师大出版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主办的“2013年全国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在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和南京天印高级中学举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初中教师,由9门学科的27位优秀教师进行课堂展示,以及专家点评。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因为安排紧凑,内容充实,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参与了一天的活动之后,我有了几点深刻的感受。
印象之一:初中教师的学习热情高涨。连主办方——陕西师大中教参杂志社的负责人都没有料到,仅仅一天的活动,又恰逢国庆长假来临之际,居然吸引了近两千名全国各地的初中教师。在第一天举行开幕式和专家讲座的会场上,教师们济济一堂,我们还遇到了新北区的一些老师。活动之热烈可见陕西师大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的影响之巨大,从中也能感受到初中教师的培训意识很强烈,相比高中教师,初中教师更加珍惜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
印象之二: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进行数学课堂展示的3名数学教师分别是来自南京、无锡和浙江的校长、副校长和教研员,他们的课堂教学功力深厚。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显示出他们对数学课堂的研究与思考,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一位教研员上的《勾股定理》,因为这节课的数学文化的内涵丰富,教学处理多样。这位教研员是一位极富思想的老师,可以看出整堂课的数学思想、数学文化含量极为丰富,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尽管3位上课教师都在努力传递着对数学的认识,但是相比专业一线的数学老师,他们的教学显得思考有余而活力不够,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密切,对课堂的感觉似嫌生疏,再次印证了“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这一说法,因为课堂、教材和学生,能够提供教学研究最鲜活的养料。
印象之三:我们教师的学习愿望迫切。由于临近放假,我们提前购买了当天的回程票,没有听完全部的专家评课就匆忙赶回,这让老师们耿耿于怀。在返程时,大家还在回忆着刚才的课堂,回味着专家的课堂点评,交流着彼此的感受。张译文老师在思考着如何将听课的收获运用在自己的教学改进中;曹瑜老师更是将大会赠送的杂志捧了20多本,回来与数学组的其他老师分享;刘建昌主任已经布置大家将学习的体会组织成文……大家都很珍惜外出的机会。
来去匆匆,一路的辛苦,却丝毫没有减少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和大家在一起,我觉得很开心,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同行,痛也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