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发展>>专业成长>>文章内容
风该往哪个方向吹——第二届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展示 暨高效课堂研修班的学习感悟
发布时间:2013-10-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译文

 

在枫叶浸染紫金山的时节,我又一次来到了南京。20131018日——1021日,在工作室领衔人曹介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2人参加了“第二届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展示暨高效课堂研修班”活动,虽然只是短短三天,却让我获益匪浅,让我知道作文的风向该往哪个方向吹。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各占半壁江山,说来奇怪,语文教师总是对阅读过于偏爱,对写作有些忽略。究其原因,写作费时费力,见效却很缓慢,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有些语文老师见自己辛辛苦苦的作文辅导没有什么成效,作文教学的热情也就逐渐冷淡,甚至还有些老师认为练不练都一样,反正也没有太大的差距。我只能说这些老师太功利了些,也太短视了。

诚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如没有配套的作文教材,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应试作文横行泛滥……但这都不足以成为语文老师“冷淡”作文教学的理由。近两次出去学习(一次是语文特色课堂教学的展示,一次是作文创新教学的展示)给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十年轰轰烈烈的语文课改正在回归,回归语文本色课堂,与其说“特色”,说“创新”,不如说“实在”,扎扎实实地教学,不搞任何花架子,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有所得,这就是成功。

作文教学的路径有很多,各家有各家的观点,比如“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就是我们老师可以借鉴的方法,其基本流程是:品读课文——总结技法——模仿写作——交流点评。但是,作文教学难就难在过程指导,学生的作文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写真话,只写虚情假意的东西。只有勾起学生心中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好作文。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朱震国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要太功利,最好像“鬼子”悄悄地进村,时时贯穿着“好玩”,但老师要清楚玩的目的是什么,朝着哪玩。     

记叙文是初中作文的重点,初一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写,初二要做到自由和限制相结合,初三就要以限制性的作文训练为主。但是一定要切记: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作文展示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执教十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生动风趣的作文课,会场内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大致梳理了黄老师的教学思路:

师:你们知道我叫什么?

生:黄厚江。

师:不错,耳灵敏,眼灵敏的人能写好作文。

师:用“黄”、“厚”、“江”三个字组词。

……(学生交流)

师:上课5分钟,让你觉得黄厚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厚道、幽默、淡定、博学、和蔼。

师:5个词中找一个词,写出一个人的特点,这个人就是我,但不准出现这个词。

(学生写作,给足时间)

学生交流,点评,点评中让学生明白写出人物的特点一定要抓住肖像、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还有一定要写事件。

初看教学思路,真是简单明了,但是名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就在于过程的指导。先不说上课伊始的巧妙,最高明的是在“嬉笑”中游刃有余地引导和点拨,如“肖像不管多好,也不能使一个人性格丰满起来”,“找不到事件,可以采访,可以问嘛”。黄老师的课堂,时时刻刻都“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如组词、引用诗句等,可谓本色倶现。

黄厚江老师认为作文应着眼于过程,他提倡“共生作文”。“师生共生”、“生生共生”、“自我共生”是“共生作文”教学最常见的课型,写作过程中要注重体会,让学生形成写作体验。

还让我惊叹的是“新语文流派”的代表人物韩军老师,他的课可以与黄老师的课相媲美,两人都是“本色语文”的代言人。韩军老师指出写作训练要抓文字,作文指导要到笔尖。特别指出“语文教学”中不恰当的做法:文本解读不够、多媒体来凑;文本解读不够,煽情来凑;文本解读不够,外加来凑。语文老师扎扎实实地上好课才是最重要的。

这不经让我感慨,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一定要有厚实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积淀,一定要有自己的解读,有自己的思想,一定要有质疑精神。

三天的学习,一直震撼着我的内心。时时反思,越发觉得自身浅薄。但是,我很庆幸,终于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我会追逐风的脚步一路坚定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