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我们英语组全组20人在丁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向往已久的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参观、听课学习。整个参观学习的过程,让我们领略到什么了叫做真正的素养。无
论是人家校长的接待,老师的授课,学生的招呼都让我们感觉非常舒服。东外的朱老师和张老师分别给我们上了8A Unit5 Integrated skill和9A Unit 5 Welcome to the unit& Vocabulary,课后,两校英语教研组的老师在会议室展开交流。分享上课老师教材处理和课堂设计的心得;分享课堂流畅教学过程和高效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教学改进的意见和看法,此次活动加深了两校之间的联系与友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13年11月8日,我们英语组全体成员一起来到了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参观学习。整个过程让我对他们学校的办学宗旨“涵育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印象深刻,而且感慨颇多。
首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对客的高素养。由于校址的搬迁,我们迷失在了导航的旧址附近。东外的校长居然亲自驱车前来引路,令我们非常地受宠若惊,也备感抱歉。来到学校校长还亲自带领我们参观校园,讲解校园文化。更是以快速地应变能力,迅速调课,弥补了我们听不到第二节课的缺憾。
其次,校训,校风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彰显高素养。他们的校训“守正出奇”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守正”就是坚守根本,遵守规律,信守正义,恪守信念;不浅薄,不浮躁,不功利,不盲从;做到心正,气正,品正,行正;严守正道,一以贯之。“出奇”就是敢于开拓,善于创新,巧于应变,勇于超越;不平庸,不僵化,不拘泥,不自满;具有奇谋,奇才,奇招,奇志;出奇制胜,创造奇迹。
他们的校风是“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
第三,校园设施先进,美丽壮观,为培养高素养的学生和师资创建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校园里有着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棒球场;有着恢弘宽敞,设施齐全地大剧院;有着美丽的校舍,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有着不同主题的文化角。。。。。。
第四,校园文化布置,处处彰显素养教育,如:“养”系列的青铜浮雕壁,楼宇命名,养趣廊,养心亭,文化墙,养真园。。。。。。如:校园内随处可见的石头上,都镌刻着一句句素养教育箴言。又如:每条道路边的路灯上都有着中英文的素养教育细节。赋予了石头和路灯以生命,育人于无声无痕。
第五,课堂教学展示高素养。无论是老师的英语素养,还是学生的素养,在一节课中我们就感受到了。
一天的外出学习,既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希望有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陈亚清)
素养教育是他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每个楼梯口和走廊上都有素养教育的提示,校园内 52 盏灯笼, 28 块石头和食堂广场上的 12 个橱窗上从安全、心理等方面传递着各种素养,时刻提醒同学们要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我们听了两节课,两位老师上得各有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二的
总的来说,出外学习虽说很辛苦,但收获还是蛮多的!(顾海霞)
11月8号我们英语教研组赶赴南京,美丽、现代的校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和学生良好的素养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听了九年级张燕老师的一节课,这是一节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常态课,不矫揉,不花哨,张老师以学生感兴趣的cartoon片为话题导入different kinds of films,然后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task, 最后以罗马假日的一首歌结束,为下一节Reading做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张老师让竞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张老师进行了课程整合,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老师淡定的教态,润物细无声,整节课的气氛很轻松、很和谐,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体验英语语言,运用英语语言, 这一点非常好,值得我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自己改进。(李玉红)
再次来到东山外国语学校,又是不一样的感受。已是深秋,学校里满满都是万圣节的气氛,外语学校的特色风情扑面而来,从大课间的别样的活动到路灯上每一个讲述做人道理的话语,从文化艺术节的成果展示到墙面上优美的节庆壁画,这一切新颖生动的校园文化吸引了我们一行所有人的眼球。
我们观摩了张燕老师的初三英语常态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行为时时令我们感受到东外人可贵的素养。从张老师的课堂内外,我学习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教师除了教会学生书本上的单词、短语之外,作为英语教师,更是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因为文本不会割裂于文化而单独存在,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时常忽视的。
2.应注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学习单词,在学生的每一步学习中为其搭好脚手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而发现一些为了教单词而教单词,甚至让学生背完生词再教新课的做法,这些其实都是一些不科学的低效教学行为,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3.抓好常规的默写和口语训练,为学生扎实地打好基本功。我们了解到东外的学生也是每天进行读书默写训练,甚至还有必读必背的新概念课程,可见学生的基础再好,想要过好语言关,最根本的准则是——背出来的才是硬道理。
此次外出学习感觉收获很大,希望今后学校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外出学习!(陈周伟)
课间:学生队伍整齐,做操有力,严肃认真
课前:见到老师鞠躬问好 很有素养
校内:素养提示到处可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课上:学生训练有序,积极举手发言,师生互动频繁
就餐:学生三三两两进入食堂,没有打闹和高声讲话以及追逐现象,文明就餐。服装统一,
男生没有留长发。
感悟:
上午听了八年级朱苹老师的一节英语课,她一口流利地英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指令清晰,师生互动频繁,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一节课的容量特大,但她能很有效地创
设情境,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视频和话题的导入到让学生听和讨论问
题,处处彰显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热情,使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充
满活力。教师能从课本知识拓展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让学生明白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总之,她的课朴素无华,不花里花俏,是一节很完美的常态课,但又寓教育于教学中,
把东山中学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在课堂里。那就是素养。(陈金云)
周五,我们英语组全体成员来到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参观、听课学习。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泰山石上刻着的学校的校训—— “守正出奇”,出典老子《道德经》。“守正”就是坚守根本,遵守规律,信守正义,恪守信念;不浅薄、不浮躁、不功利、不盲从;做到心正、气正、品正、行正;严守正道,一以贯之。“出奇”就是敢于开拓,善于创新,巧于应变,勇于超越;不僵化、不平庸、不拘泥、不自满;具有奇谋、奇才、奇招、奇志;出奇制胜,创造奇迹。校训由扮演“守正出奇”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著名特型演员
我们到学校的时候正好是学生们大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都排着整齐队伍,跑步进入场地做操。还有一些同学在练习花样跳绳,据校长介绍,这些同学是专门出去表演的。随后,我们听了
在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听课、参观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点:
1. 大课间3个年级的入场形式(快、静、齐)。3个年级分3个口入场,每个入口处都有一位体育老师负责整队。每个班级由一位身穿黄马甲的体育委员带队,班主任跟在队伍旁跑步到入口处,4列横队很快排好,体育老师整队后,身穿黄马甲的体育委员带领队伍很整齐地跑到操场上指定的位置后(班主任在队伍旁跟着一起跑),很快变成2列纵队,体育委员马上整队。大课间结束时的退场,和进场形式一样,到达规定位置后散开。但退场时有学生在路边打分 。
2. 教室的硬件设施人性化。每个教室后面有一排开放式的储物柜,根据班级容量把整排柜分成40多个小方格供学生放茶杯、书等教室后侧旁有个卫生工具储藏室,并配有拖把池。建议:如果我们学校造新教学楼是否可以考虑。
3. 扎实的当堂巩固训练,巧妙诱人的预习设计。本堂课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了整合,上的很扎实,对所学内容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反复巩固(图片、齐读、视频、原声电影片段,小组竞赛),并且有反馈,最后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作了再一次的巩固-----完成课本上有关内容。本堂课结束前很巧妙地设计了预习作业,放了原声电影《罗马假日》片段,为第二天学习《奥黛丽.赫本》这篇文章作了铺垫。(徐乐侠 )
11月8日我组20人赴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参观、学习交流。一下车我们就感到了一股现代化的教学气息。首先,以“素养教育”文明的东外,校内散布着二十八块造型各异的巨石,对应着天空中周行不止的二十八星宿,共同构建了素养校园的文化景观量场。石上镌刻着一句句教育箴言,如“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赋石头以生命,育人于无声无痕。其次,就是他们的廊道文化:教室外墙学生用染料绘画的Halloween别具一格。大楼走廊上悬挂的师生绘画的作品,是师生素养的展现。还有就是主题文化角,如:悦读角、音乐角、美术角、和航天角,给学生学校生活增添了光彩。不但校园的布置到处彰显了“素养教育”,而且从学生们高声的喊道“老师好”,整齐的大课间跑步,食堂的文明就餐还有课堂上流利的口语,可以感受到学生的高素养。生命赋予了每个人向上向善的本性,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有必要渗透一些“素养教育”,以长远的眼光和平的心态看待教育,不急功近利,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今天的教育行为。
(张金霞 )
一下车,“守正出奇”坚如磐石的校训直接映入我们的眼脸。一切充满了好奇!平易近人的周智宁校长娓娓道来:学校奉行“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高素养”的办学宗旨,恪守“守正出奇”的校训,秉持“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办学特色,追求“山-挺拔沉稳,水-秀丽灵动;东外学子,举止高雅,气质高贵,品德高尚,志向高远”的学子培养目标,弘扬“同心同德,尽心尽责,自尊自强,共存共荣”的员工精神,形成了“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的优良校风。
在短短十分钟的校园参观的过程中,处处会“说话”的校园再一次的震撼了我:素养教育,指向一个个鲜活、震颤的生命!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以养为道,放手不放任、顺其自然,成其必然,成就了东外素养教育的守正出奇!廊道文化、素养细节提示语、素养作品展示。教学楼门厅不同主题的文化角,温馨的Pleasure Reading Corner、Music Corner、Art Corner、Space Corner. 学生的精、气、神、展示的淋漓精致。步入教室,教室橱柜书、物摆放整齐,学生的错题集更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上,精神饱
(蒋亚琴)
一进东外校门,校园环境优美整洁,现代化教育气息浓郁,校园文化尤其是廊文化建设很有特色,处处渗透着“素养教育”的办学理念。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一是大课间活动,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排好队伍,有序进入跑道进行活动,跑步的精神抖擞,步伐整齐。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看到一队女生两个两个在跳花绳,很有趣,,一个有节奏地挥舞着绳子,另一个边跳边转身,跳出很多花样来,她们很大方,看到我们很自然地打招呼,很有礼貌;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听的那一节课。张老师温柔婉约,语速不疾不徐,课堂环节条理清楚,多媒体课件设计精美,游戏环节贯穿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了单元整合,一堂课扎实有效。
(江芳)
2013年11月7日6:30,我们英语组全体老师在丁书记的带领下,朝着既定的目的地------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出发。虽然途中出现了一点点小插曲,但所谓好事多磨,我们最终还是领略到了东外以素养教育为本的校园文化和课堂教学。
走进东外,神清气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许不是他们的棒球场和大剧院,而是“养正楼”、“养志楼”、“养乐楼”,“养趣廊”、“养心亭”、“养真园”等名字,“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的校歌,“守正出奇”的校训,还有在校园大道上的路灯的设计。这些路灯单看如昂扬之雄鹰,整体似同心之雁队,而且所有的路灯上都用中英文写着素养教育细节,无论白天夜晚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这就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教育应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教育也是一种氛围与熏陶。
课堂教学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东外的素养教育。我听的是九年级张燕老师的9Aunit 5 welcome这节课,没能听到朱平老师得的8AUnit5 Integrated skills有点遗憾。张燕老师的全英文授课,图片、视频、小组竞赛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原声版的视频也给了学生浓浓的课堂文化氛围,体现了“养人养心”的理念。同时作为九年级的教学,张老师又注重教材的整合,把vocabulary中types of films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课堂结尾给学生播放“Roman Holiday”视频,激发学生去了解Audrey Hepburn的信息,为下节课的reading教学做好铺垫;同时重点知识也把握非常精准。整节课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此外,张老师轻松、淡定的教态也体现了老师很好的素养,学生认真踏实、专心致志的上课状态更是体现了学生的优秀素养。
想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任重而道远!(潘 旭 亚)
11月8日英语教研组开赴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学习,清晨6点半我们便从学校出发,到校后游览了校园,参观学生大课间跑步,观摩了两节英语课并进行评课和教学心得交流。
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是读书求学和工作的理想胜地。校园建筑不乏引经据典的历史烙印,也不乏精干简练的现代化气息。无论是高端大气的礼堂和棒球场,还是秀气的凉亭和绿化,无不散发着“素养教育”的光芒和“外国语学校”的特色:例如每个路灯牌上上面中英文标注的行为要求和至理名言,例如教室墙裙上富有节日特色的彩绘和话语……真是处处有素养,处处皆学问。
令我印象尤其深刻也深深感动的是他们的教师队伍:“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正如在两节英语课上两位教师所展现的不同风采,既有个人魅力的体现,也展现了“东外人”良好的团队精神。八年级的朱老师虽然才大学毕业第二年,但她以扎实的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征服了学生,给我们展示了一节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技能课。九年级的张老师温柔娴静,以她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娓娓道来,既传播了知识又培养了不疾不徐的淡定,使我受益匪浅。可是时间太短不能多听多学,但收获颇丰感受很深,期待下一次外出学习!
(沈 燕)
听了八年级的一节英语课,内容为8A unit5 Integrated Skills, 主题是了解老虎和狼的生活习性,并认识到野生动物正处于濒危状态,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从这节课我学到很多。第一、教学手段丰富。任课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如视频、歌曲、图片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听力做好铺垫。第二、学习方式多样。整堂课学生活动很多样,有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生生互动,使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不流于表面。第三、教师素质很高。朱老师的口语非常流利,她不断地用简单词和同义句来诠释较难的句子和单词,这种方式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将大大提高,从而减少母语的干扰。(李婷婷)
当费尽周折之后,到达东外的大门时,一下子被里面的校园所吸引,一块块极具文化内涵的石头,一条条简单朴实却能让人内省的标语,还有那99个不同字体的“养”发人深省。“教育做到极致就是一种文化”,而东外的点滴让师生浸润素养文化享受成长。
食堂里的“
这所被喻为“现代马背上的学校”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着教育的传奇:连续7年中考总平均分稳居全区第一,南京市前三;连续5年高考本二以上达线率名列全市前列,全区第一。为什么能做到这样?通过这次深入东外校园的参观、学习、听课、交流,我觉得“精心、专心、用心”
“精心”——学校精心孕育校园文化“素养教育”。不仅有目标,更有点点滴滴的细节支撑,从德育到教学一一渗透,从诠释到实践逐步开展。
“专心”——“不一味关注学生分数的高低,而关注他们心灵世界的完善”校长张景彪在他的著作《素养教育》里如是说。虽然学生基础较好,但东外仍从最基本的习惯开始抓起,“六好”一日常规(穿好衣、走好路、上好课、做好操、吃好饭、睡好觉),九大习惯则包括“微笑待人”“做事情有计划”等。
“用心”——只要参观过东外校园的人肯定会永远记住这一句话“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和“守正出奇”这条校训。东外的人做什么事真的是很用心,就这样的两句话,它却在路灯、校园设施上进行了展示。还有那灯箱上中英文对照的话语、过道上那“课间不追逐打闹就是有素养”都让人感觉到校园文化的魅力,更感受到了什么是“教育的极致”。
(凌富艳)
我听了一节八年级的英语课Unit5 Integrated skills。走进教室,看到教室后面设置了一排柜子,每格柜子上都标了学生的姓名,供学生放一些教学用书和茶杯等用具,很人性化的设计,个人非常喜欢。上课的朱老师是一个工作第二年的年轻教师,朱老师口语流利,教学基本功扎实,个人素养高,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很朴实的常态课。整节课容量很大,除了书本知识外,朱老师还补充了一些课外的知识,融入了情感教育。朱老师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方式多样化,每个环节都做了精心的预设和铺垫,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朱老师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和学生互动很融洽,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听说技能都得到了提高。感受最深的是在教授新单词的时候,朱老师都是用英文去诠释新单词,帮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新单词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很值得我们学习。(陈雯)
我们听了两节英语课,教师的素养,学生的素养,师生之间的那种和谐,让我们只有羡慕的份了。而且不愧为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的学生是人手一册《新概念英语》2,课上播放的视屏全是原版的,不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听课的同时,我也顺便观察了人家教室的布置,每个教室后面都有一排柜子,可以供学生放置自己的东西,这一点在我们新校舍改造的征求建议上,我们也提出过。班级里有班级公约和学生作品展示墙,这和我们学校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人家每个班级都有白板和空调,这一点我们暂时还达不到。
听完课,研讨完后,正好是他们学生的午餐时间,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走向食堂,不用排队,但也看不到任何同学追跑或者打闹、拥挤,吃完饭也是三五成群地走回教室,听不到大声喧哗声,再一次体现了他们的素养。还有一点让我们感到很温暖的是,我们发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系非常和谐。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短暂的一天学习结束了,我想我们组每位老师都学到了许多。当然,我们组老师的评课也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学校那位已经连续出过两次南京市英语中考卷的徐主任称赞我们花园中学英语组老师的素质很高。(祁建英)
去东山外国语学校听英语课收获颇多:
1. 教态亲切,教师自始至终气定神闲,使整个教学过程一直处在一种轻松愉悦中,没有“吼吼”赶进度的感觉。
2. 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开发了生多种感官来学习英语。视觉———三段视频;听觉---播放一段《坦泰尼克号》的主题课旋律让学生猜出“Romantic film”, 播放一小段对话录音,回答问题。
3. 练习形式,尽量避免机械化训练,又密切配合中考试题。比如,给学生一段段句子读,自行判断属于何种film类型。这种在平时课堂上零敲碎打进行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方式比复习时的集中训练更有效,因为没有那么冗长。
4. 做习题完后,教师逐步核对答案后,又公布答案在ppt上,这一细节体现了教师照顾到反应慢的学生。
5. 结尾独特。以罗马假日的一段视频代替课堂口头小结,又为下一课的内容做了预告。可以看出:张燕老师始终注意营造一种从容愉快学习的气氛。
但学生的活动仅限于英语对话,朗读,听说。缺少肢体语言的配合,使课堂稍显沉闷。
(顾萍)
11月8号,我们英语组一行20人来到了南京江宁东山外国语学校参观学习。根据安排,我们听了两节英语课,分别为
1.校园布景彰显外国语学校特色:东山外国语学校的所有设计与介绍都颇具匠心,每一份说明都是中英文双语介绍,甚至连路灯上都用英语写着素养教育细节。整个学校充满了浓浓的英语学习氛围,凸显学校外语特色。
2.教师素养:这次开课的老师两位中,有一位老师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其从容的教态、流畅的教学流程,娴熟的多媒体使用情况等教学基本功都让我们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工作才第二个年头的老师。
3.学生素养:最大的惊喜来自于东外的学生。首先是课堂上的表现令我羡慕不已,例如:这节课的听力部分是有一定难度的。结果老师通过齐读这段文章来核对答案,我们竟然听不到一个不和谐的错误答案。再看看教室后面的书柜,每个格子里都醒目地放着两本新概念英语书。
通过这次走出校门,我们加强了和同行的交流互动,也很好的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龙奇)
到东山外国语学校学习,主要感受两点:
一.学校的环境。一进入校门,是该校的办学目标“守正出奇”,就映入眼帘。据周校长介绍,石头的形状是泰山式,的确很大气。石头的背面是办学口号“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整个校园也很有文化氛围,除了刚进校门的大块的校园文化展示,他们把文化渗透到了每个细节上,比如学校的路灯,单个看是鹰,连成一排看就是雁,在路灯的正反面,用英语和中文把各种文明礼仪的标语各写了一遍,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确很有外国语学校的味道。在每层教学楼的转角处,有音乐厅,有天文厅,有军事厅,开发提升学生的素养。另外,在每间教室里的后面,每个学生有一格柜子,放一些书和水杯。在教室的后面角落里,有一个洗手池,学生可以洗手洗拖把,很人性化。当然,他们充分发挥了新学校容易统一规划的优势。
最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是棒球场和大剧院,这是在其他学校看不到的。可见学校进入良性循环是多么重要。
二.我们听了初三张老师的课,印象最深的是她不疾不徐的授课态度,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和压力。流利的口语,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英语氛围。决定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多向张老师学习淡定的教学态度和流利的英语口语水平。(段喜松)
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次南京东山外国语之行让我们收获颇多,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