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发展>>专业成长>>文章内容
语文教学的个性追求 ——上海学习所感
发布时间:2014-04-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译文

 

这次慕名去上海参加“第三届全国初中作文创新教学观摩暨高效课堂研修班”,是因为来授课的老师都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有我深深崇拜的韩军老师、余映潮老师、王君老师等,328日去上海的那一天,我很是欢欣雀跃。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那块“骨头”,用王君老师的话来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尊严事实上来自写作”,语文本就难教,阅读难教,作文就更难教。抱着学习的心态我想看看这些名师是如何进行“创新教学”的,结果三天中的任何一节课都不“花哨”,“扎实有效”倒成了这些课的共同特点。

这就引发了我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创新”?它绝不是表面热闹内在空虚,也不像我们平时想的那样难以企及,其实无非就是“形式新颖、内容有效”,强调好的学习情境,强调课堂的实实在在,关键是如何做到两者的巧妙结合。

就拿韩军老师的课来说,他的作文课是《走入于勒与菲利普》,与其说是作文课,我个人认为是一节精彩的阅读课。谈到“于勒叔叔的信”,韩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很有梯度:

①于勒叔叔离开多少年呢?(10年之久,准确地说是12年)

②他给家里写过几封信?  2封)

③他真的只写了两封信吗? (应该是很多信,但没有寄出)

④假如你就是于勒,在没有寄出的第三封信中会对家人诉说些什么?(揣摩于勒的心理)

谈到“菲利普”,韩老师只一个问题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什么菲利普不认于勒”?学生思考后的答案令人惊叹,如:因为女婿在,怕菲利普太太,顾及于勒的自尊……于是韩老师又引导学生写“菲利普日记”来揣摩菲利普游玩回来之后内心的波澜。学生笔尖流淌的文字道出了小人物的无奈、痛苦和内心的纠结,与生活的社会无关,也与时代无关。

韩老师最后一个环节是“揣摩若瑟夫的心事”,因为时间关系,尚未展开。但是韩老师的一句总结让我在惊讶之余不得不佩服:这篇文章写了三个男人的心理。

这节课在阅读中练习写作,用写作来促进阅读。“有思想,有深度,有个性”是我对韩老师的评价,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人对文本做这样的解读(他的解读完全不同于教参),也从没有任何人用一节课45分钟上完一篇4000多字的小说,再加上韩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真的只有顶礼膜拜!

从韩军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有思想、有追求”对一位语文老师的重要性!

认识余映潮老师,是从《散步》开始的。06年常州一中的礼堂,座无虚席,我第一次目睹了余映潮老师的课堂风采。余老师的课堂,铅华洗尽,清水芙蓉,行云流水,高潮迭起,处处洋溢着对文本、对语言的痴情与爱恋。从此,这个名字便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余老师这次的作文课《中考作文达标的一种基本训练》是一次对构思规律的体悟,是一次对作文构思技法的训练,总结为八个字“叙议结合  叠加反复”,强调初三的学生在作文中要学会“叙议结合”的写法,可采用“总分总式 ”,“分分分式”,这样的写法可用来记事抒情、咏物抒情、写人抒情,能达到“立意明确,情味深长”的效果。

余老师的课我用这样八个字来概括:余韵深厚  奇崛灵动。

王君老师的课最为轻松愉悦,让学生明确“真个性与伪个性”,以及如何张扬语言的个性。王老师的课也最为青春亮丽,让人耳目一新,真正实践了她的“青春之语文的作文教学理念”。在课结束时她告诉学生“你怎么活,你就怎么写;你怎么写,你就怎么活”,引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比起王君老师的课,她的讲座对我的触动更大:“大江南北的作文教学,虽然有很多有理想的老师不断地去探索新的作文教学体系,但这个方面,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到底是以读为切入点还是以写为切入点呢?决定着我们教学时间和教学经历的一种分配,很多文章的处理我是以写作作为切入点的,不是读为写服务,而是写为读服务。但凡失败的语文课就是分析太多,分析太琐碎,我们语文老师没有办法解放自己,没有勇气把时间交还给我们的学生,琐碎的分析占据了课堂教学大量的时间成为了无效的教学时间。”仔细想想,真是准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当老师不赛课了,如何冲破个人发展的瓶颈?如何享受更丰富的教育生命的体验? 哪怕一辈子只做一个普通的老师,天天创造性地活着,天天创造一点点教育教学个性化的体验,那就是福。”这句话为迷惘的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又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这次学习,我内心充斥着种种复杂的情绪,不想用“收获颇丰”四个字来一笔带过,而是真心觉得应该叩问课堂!

最后,把余映潮老师关于中考作文复习备考的十句话和各位同仁特别是初三的语文老师分享:

1.     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

2.     提升教师中考作文复习指导技能。

3.     所有考生都要练的是:叙议结合。

4.     所有考生都要精致地写好自己身边一件事(或几件事)。

5.     范文的作用非常重要。

6.     “把短话写长”是很管用的训练策略。

7.     简洁明了地进行“把语言写美”的训练。

8.     训练的难点在于“将情意写深”。

9.     “将形态写活”具有多方面的训练价值。

10.        确保作文复习效率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提炼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